分享更多
字体:

学者预测中国建设用地2047年达到增长极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9 14: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近期针对建设用地增长情况进行的一项定量研究认为,中国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将在2047年达到极限,政府应加大控制土地粗放利用,加快这一拐点的到来。该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自然资源学报》上。

  据介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张的依赖程度将逐渐降低。而建设用地增长极限时点是指经济增长但建设用地规模停止增加的时间,说明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张的依赖程度降低为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与此相伴的则是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加和耕地等稀缺资源的逐年减少。中国矿业大学李效顺博士等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与18亿亩红线保护为研究起点,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中国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性,建设用地增长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中国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平均年份为2047年左右,东部地区将较早达到建设用地的增长极限且建设用地增长压力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增长压力相对较小。

  李效顺表示,从全球视角分析判断,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增长已经出现了拐点,而中国的建设用地增长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未来中国城市扩张乃至建设用地增长将是学者研究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政府关心的重点。

  “虽然研究结果表示这个极限在2047年,但倘若城市建设中不可持续的外延扩张和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不予转变,将会推迟我国建设用地增长拐点的到来。”李效顺说,“建设用地的过快增长是以稀缺的耕地资源的占用作为代价的,我们必须要为城市发展找到一个拐点,让建设用地增长和城市发展向节约型方式转变,规避粗放型道路。”

  李效顺等学者建议,在未来的土地利用政策上,中国应深入认识并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边际效益,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控制土地的粗放利用,引导沿海经济技术向内陆转移,从而让建设用地的增长拐点提前到来,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双赢目标。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