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研中心支招重庆“两江新区”: 要有新思路该新区与沿海出口驱动、投资驱动模式并无本质区别定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9 17:3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定军 北京报道

  “希望两江新区在缩小三大差距方面,为全国提供经验和发展示范作用。”在8月6日举行的两江新区与新十年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如是支招。

  其背景是,目前,西部与东、中部的绝对区域差距在拉大。同时城乡收入差距、贫富差距也出现类似情况。

  去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了重庆两江新区,预备在缩小三大差距之间寻求新的突破。但当下,专家认为,从重庆力推的几大产业来看,如笔记本产业基地,与沿海的出口驱动、投资驱动模式并无本质区别。为此,专家认为,重庆应该在发展模式上寻求更大的突破。“比如计算机制造,能否有自己的设计能力,以提高自己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建议两江新区采取新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建议,重庆两江新区可以采取“以发展促进均衡,以公平支撑效率,以民生保障协调”的新理念谋划发展。

  该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进一步指出,两江新区要始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做到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劳动密集和资本知识密集相结合,传统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相结合。

  同时,两江新区还应以项目扩大就业人群,以产业升级提高就业质量,以政策扶持保障就业稳定,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三个差距”。

  目前,重庆已经提出,未来5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以此将城乡收入比,从2010年的3.32︰1,缩小到2015年的2.5:1。其中两江新区的北碚区提出,缩小到2:1。但是要实现上述差距的缩小难度很大。

  中国社科院区域专家陈栋生建议,重庆两江新区要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将农民培训成技术工人。同时,由于边远地区很落后,城乡收入差距大,重庆应该在土地改革上走在前头。即农村集体土地的增值部分应该大部分归农村所有。比如,农民的土地不变性,但是该土地上的酒店等工业商业项目收益每年给农民分红。

  “土地权益在村手中,村民才可以有土地的增值收益并富裕起来。”他说。

  而对于重庆力推的笔记本制造基地,王一鸣指出,重庆的笔记本制造业与沿海相比只是加工的技术含量高一点,但仍只是初级加工,“搞不好也留不住”。“要把整个产业留住,需要将研发设计等产业发展起来。”

  王一鸣进一步指出,重庆要避免沿海单纯做大工业的片面模式,应该多投资医院等社会行业,可以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不走浦东和滨海老路

  国研中心专家集体会诊重庆两江新区,有着深刻的背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东西部的相对差距尽管有所缩小,但是绝对差距在拉大。这包括东西部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以及贫富差距。

  因此,国家发改委西部一位副司长指出,重庆两江新区如何找到一个新的路径,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城乡、区域和贫富三大差距缩小,是下一步国家西部新的10年大开发需要非常注意的问题,国家对此给予了厚望。

  记者获悉,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设立深圳等特区,以及90年代,本世纪初分别决定开发浦东和滨海,这些地区尽管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这些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并未缩小,即社会发展方面并不完全如人意。

  比如浦东开发开放20年来,GDP增长了60多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20多倍,而农民收入增长不到10倍。城乡差距方面,2005年浦东城乡收入是1.95:1,2010年扩大到2.33:1。

  陈清泰认为,这是因这些地区经济主要依靠金融投资驱动导致。在此情况下,最大的受益者是投资者,然后是政府,最后才是居民。而如果提高居民工资,一些低附加值的产业将失去竞争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