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雾都孤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01:0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三宝用音乐解读三毛,音符中飘出的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故事复述,更是一种现实的人文情怀:“我希望观众在欣赏音乐之余,能有所反思,把生活的节奏放慢一下,多看看周遭,而不是局限于自己。”
徐佳
经典之所以经典,因为它不随时空流转,表述的始终是人类的普遍状态。画家张乐平先生笔下的漫画《三毛流浪记》当然位列其中。自1935年诞生以来的70余年间,这个家喻户晓的老朋友,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大众的视线。电影、电视、戏剧都在对“三毛”做各自不同的艺术发挥。如今,音乐剧——大多数中国人眼中还算新鲜的洋玩意儿——也在问它寻找灵感源泉。
8月29日,由音乐人三宝创作的原创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将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连演三场。三宝用音乐解读三毛,音符中飘出的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故事复述,更是一种现实的人文情怀。“这并非一部在暑期给小朋友看的音乐剧。”三宝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直言,“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唤起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关怀和关爱。也希望观众在欣赏音乐之余,能有所反思,把生活的节奏放慢一下,多看看周遭,而不是局限于自己。”
一只“烧饼”串起的音乐剧
三宝早已被视为作曲家中的一流人物,众多的影视剧音乐作品,包括《不见不散》、《蓝色妖姬》、《暗香》等奠定了他在流行音乐界的地位。但这些传唱一时的作品在三宝眼中仅仅为“被动接受”而已。一直以来,古典音乐出身的他想做跟戏剧结合的音乐,想做一些有力量的、关乎社会批判的东西。当2006年,三宝跟老搭档关山在伦敦欣赏音乐剧《雾都孤儿》时,他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奥利弗不就是中国的三毛吗?三毛不也能做音乐剧吗?”至此,梦寐以求的创作素材就这么不期而至了。
三宝和三毛的缘分当然不仅仅靠狄更斯牵线。1968年出生的三宝自称张乐平迷。“很小的时候,国内没什么小孩子看的书,漫画更少。《三毛流浪记》是必看之物。”状况百出、笑事一箩筐的三毛常常令小三宝忍俊不禁。好玩、滑稽、幽默,这是三宝对三毛的最初观后感。想到创作这出音乐剧后,三宝为了整理思路,重新在网上淘回了一整套老版的《三毛流浪记》漫画。“几十年后再次翻阅它,感触竟全然不同了。这分明是一个现代的故事。它分明是个成人童话。”
骨瘦如柴的身躯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营养不良的外貌特征掩不住倔强的神态。“三毛瘦小的身躯中,蕴藏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种幽默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三毛对温饱的渴望,让现代人深入了解那个年代的社会悲剧,从而更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
但如何用音乐诠释、用戏剧具象这种情感,三宝称用的是“减法”。 “故事要主线流畅,音乐要简单简约,主题性强。”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全剧用一只“烧饼”贯穿故事,再现了三毛在街头流浪,擦皮鞋、卖报等经典情节。虽然故事悲惨,但基调却是轻松的,“三毛从头到尾吃不着一口烧饼,但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他永远保持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三宝的音乐也继承了叙事的整体基调。饱受欺凌的三毛,歌声是单纯、美好的。在盖着报纸露宿街头时,他用简单的曲调重复歌唱着他眼中最美好的东西,旋律温暖而清新。 “三毛梦中寻母”的二重唱和结尾处合唱的主题曲《温暖》舒缓又疗伤。当遭遇现实的不如意,我们可否回想曾经填补童年记忆的三毛形象?——这是三宝的音乐最抚慰人心之处。
音乐悦人 戏剧警世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自7月在北京首演后,取得了不俗的反响。据保利院线介绍,《三毛流浪记》在原创音乐剧并不景气的当下,各地巡演时的出票率相对令人满意。在武汉等不少城市,一家三口全家总动员前来捧场的盛况并不少见。但面对这出在暑期档上演的剧目,三宝却直言,并非为孩子而做的儿童剧,“这是一出写给成人的音乐童话。”
“如果石头不会磕碎牙齿,如果玻璃不会划破舌头,我要把它们全部吃下肚子里!……”音乐剧中的一段歌词,是剧中人对温饱的渴望和呐喊,折射出创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除此之外,三宝还适当地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用“那个年代的剧情讲述现代故事”。比如,三毛在医院里被仪器宣告“死亡”,栖身之处被“强拆”,“疯记者”老杨朗诵着报纸上一段段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折射出旧社会的种种“怪现象”。这些带有强烈现实暗喻性的片段显然是孩子们无法理解的,却成为下半场中最酣畅淋漓的片段,引发了众多成年观众的强烈共鸣。
“小朋友当然可以看。《三毛流浪记》有喜有悲。三毛在梦中找烧饼的桥段,小孩子看了觉得很好笑,也觉得很可怜。中场休息的时候,一些小朋友让父母给三毛买吃的送上去。这是孩子们淳朴的同情心。”
大人的体会更加五味杂陈。“音乐悦人、戏剧警世,三宝的《三毛流浪记》在这两点上做到了最佳的契合。”知名媒体人杨劲松在他的博客里这样写道。警世正是三宝希望借音乐剧传递的信息。“其实张乐平画这个漫画也是给大人看的,只不过用了孩子的视角,表现他想表现的东西。”三宝说,他曾看到《三毛流浪记》的大开本,“有一个序言,是张乐平自己写的,看后我更加懂得他为什么画这个题材。他说每次上班、回家的路上,经常看到流浪的孩子,有帮人推黄包车的、有擦鞋的、卖报的,令他特别希望做一个作品,唤起人们对底层人生活的关爱、关注、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