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建设山川秀美富裕安康大西南的伟大实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09:28 来源: 国家发改委网站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泛,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个省(区、市)。长期以来,由于过垦、过樵、过牧和不合理开发建设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石漠化。据国家林业局监测,我国岩溶地区现有石漠化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面积12.38万平方公里。石漠化的发生发展造成耕地资源减少,导致干旱、内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加剧区域贫困,成为当地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尽快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改善生态环境,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2008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大纲》)。《规划大纲》是指导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目标和具体任务,即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开展水土保持、基本农田、农村能源建设,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考虑到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复杂性,《规划大纲》明确要求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滚动推进”的思路开展工作。2008-2010年,国家在贵州等8省(区、市)选择100个县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2011年后,逐步在451个石漠化县全面推开工程建设,实现工程建设的全覆盖。

  《规划大纲》实施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与有关省(区、市)建立省部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工程区基层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努力推进工程建设。三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坚持技术创新、科学治理,坚持长短结合、转变方式,坚持资金整合、加大投入,坚持加强管理、确保质量,有效推动了工程开展。到2010年,100个试点县实际开展石漠化治理1.6万平方公里,451个石漠化县总计完成治理3.03万平方公里。经过三年的努力,试点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提高,群落结构优化,水土流失总量减幅达67%;451个县林草植被覆盖率比治理前提高了3.8个百分点,土壤侵蚀量减少近6000万吨。试点县基本遏制了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岩溶地区石漠化拓展速度也在减缓。与此同时,试点工程区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培育了大量林草资源,经济效益明显,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支撑。岩溶地区451个县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态势,农民从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实惠。据统计,2007-2010年规划区451个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工程建设实现了《规划大纲》确定的到2010年的阶段性目标,更加坚定了继续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信心。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深刻地认识到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石漠化地区地处长江、珠江中上游,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又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同时又是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石漠化治理承担着生态改善和扶贫攻艰的双重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规划大纲》确定的建设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扩大治理范围。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已扩大到200个县,明后两年将继续扩大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到2013年覆盖全部451个石漠化县。二是继续探索有效治理模式。坚持把解决农民长远生计,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放在综合治理的重要位置,统筹协调推进植被恢复,基本农田和农村能源建设,草食畜牧业和后续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等各项治理任务。三是切实加强科技支撑。多渠道落实科研经费,着力加强石漠化治理技术的科学研究,做好适用技术的推广。四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根据年度建设任务足额安排相应投资,进一步做好资金的整合和统筹使用。五是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切实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由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做好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切实完善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加强工程治理成果管护和效益监测。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非常关注,项目区百姓群众热切期盼。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进一步振奋精神,明确目标,扎实苦干,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逐步完成建设山川秀美富裕安康西南地区的历史重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