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正在显效 物价拐还是不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9: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6.5%,CPI(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增长曲线继续“翘尾”,而各方预测的拐点显然并未到来。37个月,三年多以来最高的物价负担一点点地压在中国人的肩上。事实上,今年以来调控物价的努力从未停息,然而转型期中中国将会长期和高通胀压力斗争的现实也真真切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未来,又当如何?这一波物价上涨周期何时才会趋缓?人们在思考,人们在激辩……
为何本轮物价上涨比以往更难治?
6.4%,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的6月份CPI同比涨幅不但一举跃上6%的平台,而且创下36个月以来的新高,然而7月经济数据数据的出炉只是将CPI再加上了0.1%,在上涨周期上再加了一个月。是什么,让本轮调控如此艰难?
本轮物价上涨呈现新特点,治理难度加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CPI上涨约1.37个百分点。
与以往多轮物价上涨一样,食品价格充当了涨价的首要推手。然而,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都出现了上涨,以及CPI走高的同时经济增速在回落,提醒我们这一轮物价上涨非同往常,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因素。
无论是洋奶粉涨价,还是出租车调价,都反映了一个现象:一轮全球性的通胀正在发生,来自内部的成本上涨以及外部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正在传导至居民消费的各个方面。
“如果仅从CPI涨幅来说,4%、5%甚至6%,改革开放以来都出现过。之所以现在这么高度重视,一个是通胀预期比较高,一个是物价走势还有不确定因素。此外,还要警惕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螺旋式攀升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说。
流动性过剩推动形成的较强通胀预期,是这轮物价上涨的特殊背景。业界普遍认为,通胀预期往往具有“自我实现性”,一旦形成了强烈的通胀预期,政府需要花很多工夫和很长时间去改变这种预期。
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治理起来难度更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国内通胀的动力机制发生了新变化,各方面因素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逐渐传递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上来,而成本推动导致的物价上涨惯性更大,持续性更强,波及面更广,治理起来就更复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房价虽然不直接计入CPI,但前几年国内房价连续快速上涨,不但让百姓感到票子“变毛”,而且住房负担加重后大大削弱了百姓对一般商品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
由此可见,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以及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季节性波动,共同推动了此轮物价上涨,使得中国在经济增速回落、粮食连年丰收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物价涨幅持续攀高的少见局面,也大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责任编辑:符仲明)
调控正在显效,CPI有望在四季度较为明显回落
“CPI在6月份‘破六’,更多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涨价的翘尾因素在今年上半年积累的滞后反映,翘尾因素已经达到顶峰,不必恐慌。相反,其实不少新涨价因素在国家调控作用下正在收敛。”张立群指出。
国家统计局测算显示,6月份6.4%的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
环比数据更能反映价格的最新变动情况。0.1%、0.1%、0.3%,最近三个月的CPI环比涨幅显示出,当前新涨价因素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年内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正在得到有效缓解。“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比预期大,从货币角度看进一步引起物价上涨的可能性在减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分析。此外,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总体高位回落,也减缓了输入性通胀压力。
市场供求关系总体好于预期。张立群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夏粮连续第8年获得丰收,蔬菜瓜果大批量上市环比价格持续下降,除猪肉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外,农产品供求关系好于预期。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国家调控打击了投机和投资性需求。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预计,CPI同比涨幅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回稳,到四季度会明显回落。
涨价因素未根除,稳物价仍是调控首要任务
CPI同比涨幅在四季度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落,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然而,价格走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物价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
“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辽宁考察时明确表示。
“猪肉价格较快上涨,大宗产品价格不排除反弹的可能,再加上成本推动,使得当前物价压力仍然比较大,价格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必须继续把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首要位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指出。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遵义认为,当前治理通胀,主要要针对农产品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两个源头下工夫,同时要注意保护低收入群体。
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的那样,国家积极采取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措施,目前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后期价格走势总体可控。(《半月谈》2011年第14期,记者 刘铮 王敏 杨玉华)
(责任编辑:符仲明)
物价上涨本质原因究竟是什么?
物价问题看似复杂,但也有其简单的一面。分析此次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劳动力成本和环境资源成本上升的一定影响,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二是国内货币供应较多的影响,三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
现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很快就会传导到国内。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继续温和复苏,主要发达经济体发展态势趋好,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拉动了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直接带动了国内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上调。这一影响最先传导至能源化工类产品,国内汽油、柴油以及各种乙烯类化工品价格跟涨,导致化肥、农药价格以及农产品运输成本上升。
同时,国际粮食市场供求面偏紧,导致国内粮油价格也始终保持上涨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资源价格上升对我国消费价格的影响在30%至40%之间。这表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虽然比较大,但并不是我国此次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只要货币发行多了,就必定导致钞票贬值、物价上涨,所以不少人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视为同义语。从国内货币供给情况看,前几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较多。在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大步跟进,2009年和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22.46万亿元和27.81万亿元。
大量的贷款和投资直接推动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但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也强化了粗放扩张,特别是形成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今年以来,货币政策转为稳健,货币供应量、信贷投入量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明显回落,流动性过剩问题初步缓解,可是货币因素对物价造成的上涨压力短期内尚难以消除。
再看食品价格。这是今年以来价格上涨最为明显的,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11.8%,是消费价格指数增速的一倍多,对消费价格指数的贡献占到7成。
由于此次物价上涨是输入性通胀、货币投放较多和食品价格上涨三者推动的,因此比往年的治理难度要大得多。一般来讲,控制物价首先要控制货币发行与投放,但是仅仅依靠减少货币投放缓解不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也缓解不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另一方面,减少货币投放常常会造成资金紧张,进而或多或少地影响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从去年4季度到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保持了高频操作,在信贷总量控制措施下,企业流动资金趋紧,市场资金价格大幅提高,不少中小企业都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
而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又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许多职工群众虽然害怕通胀,但更加害怕失业。因此,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才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与挑战。(经济日报)
猪,又是猪?!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7月CPI同期同比上涨6.5%,创下37个月以来新高。其中猪肉“功不可没”,价格上涨56.7%。
面对物价指数的持续高位,以及当前欧美经济面临二次探底风险的加大,中国货币政策何去何从,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猪肉贡献最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7月CPI同比上涨6.5%。CPI统计的八大类产品中,食品类“贡献”最多,上涨幅度达14.8%,拉动CPI上涨4.4个百分点。其中又以猪肉为首,猪肉价格上涨了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此外,非食品价格上涨2.9%;拉动CPI上涨2.1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PPI同比增速重新回升。7月份PPI同比上涨7.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目前,国内工业生产仍然维持较快增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推动PPI重新回升。
昨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卢现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前两年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需求拉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输入性涨价因素以及各种成本推动等众多影响因素中,货币因素恐怕是这一轮CPI上涨的首要原因。”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则表示,“7月CPI同比继续走高的主要原因为粮食、猪肉、蛋类等食品价格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速,以及非食品价格涨幅继续保持在高位。”(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余雪菲,实习生 杨明)
(责任编辑:符仲明)
拐点:禁忌之言?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新高,此前市场流行的CPI已于6月见顶的观点就此破灭。但经济学家们仍然认为,物价可能于四季度回落,鉴于近来国际经济形势出现波动,本月加息的概率有所下降。
破“顶”
市场不再轻言“拐点”
“6.5%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大家原本认为虽然7月CPI不会低于6%,但也不会高于6月的6 .4%。数据让此前流行的‘拐点论’破灭了。”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对记者说。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7月CPI指数明显高于市场预期。从环比数据来看,环比通胀率为0.5%,高于上月的0.3%,表明通胀压力仍然没有明显减轻。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预计,未来几个月CPI涨幅还可能继续上行,因为从数据来看,物价上涨的原因与之前几乎没有区别,食品价格仍是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虽没上涨,但也未下跌,仍然同比上涨7.5%,说明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认为,7月的CPI表明在历经数月的宏观调控之后,高通胀的基本态势依然不容乐观。因此,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从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看,食品依然是最主要因素,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这表明前期猪肉供应不足导致的肉价上涨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退,还在继续抬高物价水平。从这一点看,数月来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基本具有一致性,且需要不短的时期来予以消化。
胡迟表示,展望未来的物价走势,虽然7月的CPI又创新高,但仍然不可轻易断言这就是“见顶”了。动态考察物价水平,何时“见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很难精确地预计。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在一个较之于以前的更高的物价水平背景下增长。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7月初曾经表示,中国能够容忍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通胀。这说明管理层已认识到通胀形势的长期性,为此做好了长期“抗通胀”的准备,也说明了目前通胀问题的复杂性,并非仅短期内靠紧缩性政策就可以解决的。
不过也有不同观点。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对记者说,由于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持续高企,7月CPI高于预期创本轮周期的新高,但是通胀已经见顶,并将在今后几个月逐步缓慢回落。
通胀回落的有利因素包括:货币和信贷已经从年初近20%的高位调控到15%至16%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基数影响减弱;受全球经济走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将回落;最近几个月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国内需求正在放缓;政府为应对农产品和猪肉价格上涨所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刺激生产稳定物价。
延迟
本月加息预期减弱
鉴于7月CPI水平再创新高,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显然仍有必要。胡迟对记者表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抗通胀”仍然是首要目标,现行的紧缩政策还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
孙君玮也表示,未来物价涨幅的回落将是缓慢的,在一段时间内仍有可能处于高位“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放松货币政策仍然为时过早。尽管海外金融市场受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和欧债危机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并不会对中国经济短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换言之,短期内抗通胀仍然是政策的重点。但是也需要密切关注海外市场的发展,包括经济下行的风险对出口行业的冲击;美国可能实施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助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热钱流入的影响。”
不过具体到本月来讲,加息的预期正在减弱。“由于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加大,我们认为,中国央行将很可能暂停目前的紧缩步伐,以等待局势的进一步明朗。”刘利刚对记者说。
王大树也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前景并不明朗,加息这一政策工具暂时不能轻动,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以前我一直是赞成加息的,但是最近的情况变化了,还是要看看再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表示,兴业银行曾在7月给出如下政策判断:“8月加息不提准”。上周五(5日)美国主权评级被调降,直接触发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紧急磋商,严阵以待应对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巨大震荡。这种背景可能令中国政策调整的时点延迟。
但鲁政委强调“延迟”不等于“取消”,只是试图在观察清楚金融市场的反应后再采取行动“我们继续维持年内加息1到2次的预期,只是政策出台的时点变得更难判断;如果真如我们所预期,美国主权评级风波能够在一周内平复的话,那么目前就仍然无法排除宏观当局在8月后半月继续出台政策之可能。”
鲁政委还说,近日意大利等国国债价格的强劲回升,显示欧央行已入市购买意大利国债。而此前,日本和瑞士采取了干预汇市的手段,以抑制本币升值。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仍不景气,全球可能迎来新一轮以美联储为首的“量化宽松”“从历史经验来看,越是海外维持宽松政策,我国国内就越应保持政策的稳健性,而不应进行随波逐流的放松,否则国内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资产泡沫。”鲁政委说。(经济参考报,记者 方烨)
(责任编辑:符仲明)
扩展阅读
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此轮物价上涨已将近拐点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6.5%,继续高位运行,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价格形势,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
问:7月份CPI同比上升6.5%,请问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答: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高位运行,同比上升6.5%,环比上升0.5%,涨幅比6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总体看,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际输入性较强、货币流动性充裕以及前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有资源性产品以及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累积效应不断释放的影响。
具体地说,从环比看,猪肉、蛋、水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涨幅分别为7.7%、0.8%和1.2%;鲜菜价格受阴雨天气较多、季节性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止跌回升4.1%;受暑期旺季来临影响旅游价格上涨4.6%;拉动食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和0.6%,合计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45个百分点,是价格总水平环比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
从同比看,7月份翘尾影响约为3.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受环比明显攀升影响,新涨价因素达3.2个百分点,接近翘尾影响因素,导致同比涨幅较高。
问: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物价走势?
答:为应对价格较快上涨,政府综合采取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安定民生、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价格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7月份CPI上升6.5%,而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俄罗斯、印度、巴西的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分别上涨9.4%、8.7%和6.7%。即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消费价格也上涨了3.6%和4.2%(大幅度超过其2%的警戒线)。
从长期趋势看,1978-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56%。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6%,CPI上升5.4%。所以,从30年经济运行的统计结果看,当前CPI上涨与GDP增长仍然处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从当前涨势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环比涨幅分别由去年11月份(这轮价格上涨以来的高点)的2.2%、1.4%下降到今年7月份的0.1%、0。
问:后期我国的物价走势将如何?
答: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从具体商品看,大宗商品价格呈趋稳或回落态势。随着国家扶持生产、调控市场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粮油、生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食品类价格涨幅已经趋稳或出现了下降。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上下游传导压力有所减弱。近期国际市场原油、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环比价格大幅回落,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从翘尾影响看,后几个月降速较快。从翘尾因素看,8—12月份翘尾因素下降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月均下降0.66个百分点。虽然后几个月仍有一些新涨价因素,但新涨价因素将明显低于翘尾下降因素。
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此轮物价上涨已将近拐点。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分别在2003—2004年、2007—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周期分别为27和24个月。到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已经持续了25个月,从周期性波动规律看,价格运行已经将近拐点,涨幅趋于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问:下一步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当前,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国内经济增长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国民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内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充裕;粮食连续7年增产,夏粮再获丰收,粮油库存充裕;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总体供大于求;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秩序明显好转;翘尾因素明显减弱,等等。这些都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从后期走势看,价格运行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国内能源资源需求增长偏快、秋粮生产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生猪和水产品生产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等等。特别是美国通过了提高2.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计划,为了偿还债务和促进经济增长,后期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极大。
如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得国际输入性压力加剧,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更多热钱继续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可能导致国内投机性资金增加,增大我国稳定物价总水平的难度。
问:国家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控制物价?
答: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政府打了一套“组合拳”,综合施策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市场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场价格秩序,对困难群众采取有力有效的救助措施”的要求,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四项措施稳定物价:
一是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
二是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
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
四是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保障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本文综合半月谈、经济日报、国际金融报、经济参考报及中国网等媒体稿件)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