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彭博社:美须建立"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13:2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1日讯(实习记者樊路青)据彭博社8月11日发表社论:在美国现在面临的众多问题当中,有两项最为棘手:一是失业率居高不下;二是公共事业建设没有发挥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建立一家国家级的专门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介绍,在美国,机场、交通线网、堤坝、自来水设备和能源系统等一系列公共设施老化严重。约25%的桥梁和三分之一的主要道路出现问题,另外,由于管道漏水,每天约有70亿加仑(约2650万吨)的清水白白浪费。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政府手续繁琐、有关部门怠于处理问题、各种事故、建造质量不高等。协会还称,仅仅修缮设施是不够的,他们要求政府能够在5年内投入2.2万亿美元用于建立“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按照计划,这家银行将为服务于公共利益的重大项目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并且吸引私人投资,承诺将回报私人投资者一定的分红、利息和其他收益。其实银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政府借贷,用于公共事业建设。银行一年50亿美元的本金5年就会带来至少500亿美元的贷款。加上利息收入,银行可以自负盈亏。建立一家这样的银行是一笔“投资”,而不是单纯的“花费”。

  实际上,这是一个“以工代赈”想法,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实施安全,也创造了工作机会。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分析人士指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花1美元,就会为GDP贡献1.59美元。

  这项建立新银行的提议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官员、美国劳工总会以及美国商会,甚至总统奥巴马也为此出谋划策。为规避风险,人们普遍认为,“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要建立独立的董事会,充分考察贷款人的资质,公开贷款项目的损益报告,来避免暗箱操作、政治腐败等问题;银行还可以收取“拥堵费”或其他类似收费来保证收益和加快长期借款的收回;除此之外,银行应该允许长期借款的转让,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谨慎起见,各大工程投资方和私人投资者还应该至少为银行注资一半。但是,无论怎样,要建立一家国家银行还有许多问题待商议,譬如::联邦政府的拨款怎么充分发挥作用,纳税人的利益怎样保障等。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相关专题:G20财经要闻精粹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