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抑居民消费价格 "菜篮子"无缝对接"菜园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08: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平抑居民消费价格。打通“最后一公里”,让“菜园子”与“菜篮子”对接,搞农产品直营,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是一个发展方向。请看一些城市“急百姓之所急”探索出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刘大妈几年前从北京市区搬到郊区附近的一个新建小区居住。房子大了,小区绿化也好了,住得挺舒心,可是没过多久,刘大妈就高兴不起来了。
原来,新建小区里没有菜摊,附近也没有菜市场,更没有早市。这样一来,刘大妈买菜只能乘公共汽车到几站地以外的大型超市,既不方便生活费用也增加不少。
跟刘大妈一样烦恼的还有卖菜的老陈。记者在一家菜市场遇到老陈时,他正望着油菜发愁。他告诉记者,从种植、流通到出售,每个环节成本费用都会“加码”。在菜市场,不到10平方米的菜摊一年的租金却要3.5万元,比一些写字楼还贵。
如何加快蔬菜等农产品零售网络建设、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能否简化中间环节,让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有关部门和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商务部与农业部从2009年起共同开展了农超对接活动,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对接。此举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
初步统计,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农超对接推动农产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0%至15%。全国有2000多家零售企业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超对接,有的蔬菜农超对接比例超过50%。农超对接支持农产品质量认证近1000个。通过农超对接培育农产品品牌800多个,参加对接的农户年均增收4000多元。农超对接也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供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商务部今年提出,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把推进农超对接作为当前重大工作任务,力争“十二五”时期大中型城市生鲜农产品经超市销售比重翻一番,达到30%。下一步,农超对接将从临时性、季节性对接扩大到长期性对接;进一步加强主产区和主销区合作,从省内对接扩大到跨区域对接;从长贮存期产品对接为主扩大到各类农产品全面对接。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还联合下发《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290号),以及《财政部、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09年度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北京、上海、重庆、四川、大连等19个省市开展了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试点,极大地改善了试点省市城市社区商业落后的局面,方便了居民购买农副产品。
菜市场应建在家门口
凌晨4点钟,天还没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便民菜店专职导购员们就完成了当天新到的油菜、萝卜等数十种新鲜低价蔬菜的采购手续,6点钟由配送中心统一发到各个社区便民菜店;6点半,从各地运送来的新鲜蔬菜就被摆进便民菜店内。
早上7点多钟,记者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善里社区,只见这里的便民菜店里整齐地摆放着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运来的黄瓜、油菜、西瓜等多种蔬菜和水果,店主高大姐正笑容满面地接待前来买菜的社区居民。“缺什么菜,下楼就能买到。晚上营业到八九点钟,回来后敲开菜店门也能买到菜。便民菜店有专人值班,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一位来买菜的顾客告诉记者。由于是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运输、统一销售,不仅食品安全有保证,而且大幅降低了销售价格。由农产品批发市场直供的便民菜店满足了永善里社区900户居民的买菜需求。据统计,北京市丰台区街道的直营便民菜店日常销售的蔬菜和水果价格平均比超市便宜40%左右,比小门市部便宜20%左右,比早市便宜10%左右。
“把新发地市场搬到家门口”这是北京新发地社区直供菜店的理念,意在减少中间环节。2008年下半年以来,新发地市场已经建起130多个便民直营店,主要分布在城市社区。这些菜店大多利用小区闲置的物业用房建成,面积在20平方米到40平方米,每天供应的蔬菜、水果品种达到80种至100种。按照配送路程的远近,各个便民菜店的价格不尽相同。最便宜的直接按新发地市场的批发价销售,比早市价格还要低。经营状况好的社区直供菜店日流水可达到2500元到3000元左右,除去相关成本,店主日收入可达500元至600元。据介绍,一般的农贸市场蔬菜销售商往往要在蔬菜批发价格的基础上加价100%至500%销售,净菜价格甚至达到更高的倍数,蔬菜也在不断地转手中变得不太新鲜了。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据该市场调查显示,2008年,一些街道在9平方公里范围内只有几个规模很小的农贸市场,北京有2000多个社区,像这样农贸市场不能满足附近居民买菜需求的情况还真不少,“该是把新鲜蔬菜直接送到市民手中的时候了。”
专家指出,这些多业态、多类型的农产品零售网点,解决农产品供应“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在于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本地和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建立社区直营菜店、设立社区“直投菜柜”等农产品零售终端新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直销对接渠道,让更多的新鲜农产品以最短的运输时间、最少的流通环节、最实惠的价格从产地直供到社区百姓的餐桌上。
构建直营网需给力
农产品零售直销具有较强生命力,但在实践中仍需要多方支持。
据了解,如今,在农超对接的基础上,不少城市已初步形成以规范化社区菜市场为主体,以社区菜店、生鲜超市为重要补充,以网络直销为新生力量的传统业态和现代业态并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农产品零售市场格局。如北京市大兴区商务委创新直供模式打造的“网络超市”,采取网上销售与实体网点相结合的形式,在区内建立1家配送中心和23家社区网络超市,为大兴新城居民提供新鲜蔬菜、水果等2000余种商品并免费配送,所售的近50种果蔬不高于当地、当日早市价格。
记者了解到,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建立社区网点时也碰到了一些难题。如社区直营店的经营面积一般需在20平方米左右,而这样大面积的底商,在不少大城市月租金一般在1000元到3000元,经营者在扣除房租、人工等销售成本后盈利较困难。
要真正让市民方便地买到便宜新鲜的农产品,就需要由一级批发商、社区物业、街道办事处三方联手,共同解决便民网点经营地点、销售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另外,还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农产品销售网点建设问题,大力建设农产品基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产品品牌,建立稳定的供应链。
据了解,北京市的商务、规划、工商等部门将联合进行调查,摸清各区域蔬菜零售网点数量、业态结构、空间分布等基本情况,研究制订蔬菜零售网络建设发展规划,力争尽早消除社区蔬菜供应空白点,让每个社区都有方便实惠的菜场。为解决部分地区蔬菜零售网点缺失的问题,北京市各区县还将结合地下空间清理、老旧小区环境改造,改建废置锅炉房、车棚等,设立便民菜场和公益性露天早晚菜市。据了解,在3万人以上大型社区计划采取把社区菜市场、菜店、生鲜超市组合起来的方式保障蔬菜供应;3万人以下中小型社区,则以社区菜店、生鲜超市、早晚菜市、流动售菜车的组合方式保障供应。
目前,北京等城市正准备采取政府对社区菜市场产权收购和参资入股的形式,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零售终端的控制问题,以稳定农产品价格。湖北省宜昌市出台的《宜昌市城区菜市场管理办法》规定,菜市场产权人或开办者应与菜市场所在区商务部门签订《菜市场用途不予改变合同》,合同约定菜市场为永久性公益基础设施,其市场经营性质及房屋使用性质不得改变。菜市场作为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属微利经营,《办法》规定对菜市场免收相关费用,设立菜市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对菜市场建设和维护给予适当补贴。一些地方开始从公益性的角度统筹安排蔬菜等农产品零售网络建设的做法值得关注和借鉴。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