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政府“太差钱”公司“不差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09:54 来源: 上海商报

  私营和公共部门财务状态“冰火两重天”成为美经济一大看点

  商报综合报道

  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并遭标普下调主权信用评级;但是美国企业目前整体现金充沛,比如苹果公司(Apple)没有负债却坐拥几百亿美元现金和高流动性资产——私营和公共部门财务状态“冰火两重天”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看点。

  私企利润回升投资增长乏力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指出,美国私营部门“不差钱”未必是利好因素。

  卢锋认为,美国企业部门目前整体处于反常的流动性过剩状态。例如?熏近年美国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现金和储备大幅飙升,金额分别从2008年7月的3165.5亿美元和435.8亿美元,急速飙升到2009年底经济开始复苏时的11686亿美元和11390亿美元,到今年6月更是进一步上升到20023亿美元和16664亿美元的历史峰值。

  美国企业部门利润快速回升的同时,投资增长相对乏力,同样也会派生流动性过于充裕的局面。受金融危机打击影响,美国企业税后利润从13440亿美元下跌到6415亿美元,占GDP比重从2006年略高于10%的峰值下跌到2008年四季度的4.5%。此后美国公司利润较快复苏,2010年三季度利润额已经反超危机前水平。今年一季度,利润额和GDP占比分别为14548亿美元和9.8%。

  官方“背”私营部门负担太重

  在卢锋看来,企业应是“自己钱不够花”的经济组织。美国私营部门资产负债表上趴着海量现金和有价证券,显然是一个反常现象。虽然单个企业利润多、现金足未必不好,但全面观察美国经济现实情境,私营部门不差钱并非好兆头。

  美国私营部门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能够快速调整资产负债表,从流动性短缺到资金过于充盈,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政府在超级凯恩斯理念支配下,不顾一切大手救助的结果。大量高风险资产和坏账被直接和间接转移和剥离,代价是美国公共部门财务状况空前恶化。可以说,美国目前官方与公司部门财务方面看似天壤之别的对比表现,其实是其结构性困境一个苦藤上结出的两个果实。

  官方“背”私营部门负担表现之一,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肿涨难消。美联储总资产在危机前的2008年9月17日为9970亿美元,2008年12月17日上升到2.256万亿美元,3个月里增长1.3倍。同期,总负债也出现类似变化,从9950亿美元上升到2.211万亿美元。经过二次量化宽松后,美联储总资产目前已创下28674亿美元的峰值。

  美私企“不差钱”不是好兆头

  美国的信贷和投资形势提示美国私营部门“不差钱”不是好兆头。通常,经济环境中存在很多可赢利预期的投资机会,市场资金宽裕会推动银行和企业联手扩大信贷和投资。合理投资把储蓄转变为资本和生产能力,创造出未来收入增长的条件,从而使国民经济处于可持续较快增长轨道中,也有助于承受和消化一定水平的债务压力。

  美国目前形势则不然。公司利润较快恢复和市场资金充裕的同时,银行信贷回升很慢。商业银行信贷总额从2008年10月的94750亿美元下跌到2010年初的88740亿美元。2010年2月开始回升后,除当年4月有一次超常增长外,其它月份增长势头一直较弱。今年6月份,信贷总额为91600亿美元,仍不及危机前水平。

  与信贷低迷互为表里的是,美国企业长期真实固定投资增长乏力。合理较快投资在短期内是推动总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在长期内投资转变为固定资本,构成潜在生产能力的支撑因素。投资相对疲软,从短期总需求增长角度看,将会拖累美国经济复苏,从长期看,对美国可持续增长前景构成制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