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加坡移动电子政府:社会治理思路悄然改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3 04:2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叶慧珏

   德国商业银行策略分析师Ashley Davies最近在手机上下载了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一站式政府移动终端软件mGov@SG (www.mgov.gov.sg)。这个6月中下旬才推出的新玩意儿,已让他爱不释手。

   通过该集成式终端,他可以找到Mobile@HDB移动处理购房计划,随时定位查看他经过社区的房屋买卖交易情况;下班后,他在手机上查询社区健身房的课程,新加坡体育委员会推出的Let's Play移动软件让他方便寻找到附近的民众体育活动,顺便积累积分;出行时,他使用全地图(www.onemap.sg)的移动终端查询即时公交资讯与交通数据;闲时还能通过新加坡国立图书馆(NLB)的掌上图书馆借阅书籍……

   Ashley来自澳大利亚,2000年到新加坡工作至今,是这里的永久居民。

   在新加坡,通过每个公民或永久居民的唯一网上身份认证——“新加坡通行证”(SingPass)或企业的唯一身份识别码(UEN),可以处理超过1600项政府公共服务:缴税、购房、申请社区课程、申请商业执照……

   “和澳大利亚相比,新加坡政府显然更有效率。”Ashley指着自己的手机说。

   新加坡是世界上发展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的先驱之一。从2009到2011年,在早稻田大学“世界电子政府”排名中,新加坡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如今,新加坡推广电子政务的思路发生变化。“电子政府2015”的五年计划,更加注重民众感受。比如,人们能在著名社交媒体上和政府部长们聊天,将来还能通过手机终端访问REACH计划,更方便地发表公共意见。

   这份包含大量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计划,被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政府首席资讯办公室助理局长江永元称为“历史上最困难的计划”——“处理技术问题容易,处理人的问题则比较难。”

   江表示,新加坡希望在电子政府上走得更远,新计划将更多关心民众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本身。

   新一代移动式公共服务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公共部门电脑化项目就已启动。从2000年到2006年的一期、二期电子政府行动计划(eGAP),到近五年“整合政府2010”,新加坡建立公共服务电子化。

   2006年,新加坡政府首先铺设超高速的资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希望通过电子通信产业的改革,对主要经济领域、政府部门和整个社会体系进行改造。从2006年到2010年,新加坡“整合政府2010”(iGov 2010)顺利完成,政府跨部门工作流程逐渐建立起来,成为新加坡电子政府统一数据管理和共享的前提。根据2010年对2800名受访者的调查,将近90%的新加坡民众和企业对这一计划的总体服务质量表示满意。

   今年6月20日,新加坡发布新一代电子政府总体规划——“电子政府2015”(eGove2015),同时也是新加坡“智慧国2015”(iN2015)十年规划的一部分。

   mGov@SG是“电子政府2015”的

   组成部分,是一站式的政府移动网站,该网站汇集了40多项包括基于手机浏览器、本地应用程序和短信的移动服务,包括“企业”、“社区与住房”、“旅游与休闲”、“防护与安全”、“教育与学习”、“一般”、“健康”、“工作与金钱”、“交通”等九大类别。

   同时,民众也可以查询各个具体的政府机构能够办理的服务,并随时根据自己所在地查看最近的服务机构。

   除手机外,这样的公共服务还延伸到其他移动终端上。6月份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电子通信展上,一款基于iPAD的LBS软件Parks live正在展示。只要进入新加坡的一些公园,拍下周边景色照片,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告知周边的景区、路线、洗手间、餐厅等。

   在新加坡民众看来,这些公共服务已司空见惯,只是最近它们从PC移植到了移动终端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汪炳华(Ang Peng Hwa)认为,新加坡现在普及的电子政府项目,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更有效率的商业环境,并带动产业发展。“电子政府推行那么多年,其最大的意义是为新加坡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才是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体化治理:限于政府内部

   李光耀时代就开始一力推行的“电子政府”,带着太多新加坡社会治理的烙印。

   新加坡发展电子政府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在新加坡,IDA担任的是政府信息官(CIO)的角色。IDA不仅负责政府资讯通信总体规划,还为政府制定IT标准、政策、指导方针和实施流程的监督,并对重要资讯通信基础设施进行安全管理。

   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的IT部门领导都是IDA委派的。目前,IDA大约有700名左右的员工外派到各部门。ACRA的IT战略部门负责人Manoj Abraham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部门的8名工作人员,均是IDA的员工。此外,每个政府部门的常任秘书组成电子政府的咨询委员会,统一评估各种风险。

   在此组织架构下,政府各部门之间在资讯通信建设上很少出现利益纠纷。

   新一代电子政府计划在强化政府一体化的同时,也限定了边界。

   新加坡劲升逻辑(CrimsonLogic)副总裁Tan Sian Lip直言不讳地表示:“实际上人们谈论eGov(电子政府),真正谈e(电子)的很少,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Gov(治理)。”

   劲升逻辑在电子政府项目中接过大单。它为上述提到的“新加坡通行证”(SingPass)提供系统设计和数据管理。

   Tan Sian Lip很清楚,新加坡30多年来力推公共服务电子化,到如今的新五年计划,自有其政治深意。

   政府中心云工程就是其中的一环。新加坡政府目前拥有一套“整体政府”基础设施(SHINE),通过“软件即服务”的订购模式向政府机构提供共享的计算资源。中心政府云(General G-Cloud)是取代SHINE的下一代基础设施。

   汪炳华认为,李光耀时代所推行的治理模式,如今更体现在政府内部的一体整合上,在这一边界之外,则需要更多的民意疏导。

   移动技术支持民众参与

   “以前新加坡的电子政府对效率有近乎变态的要求。”汪炳华说,“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本身能够推进的则不只是产业,还有民众选择和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

   新加坡历史上首次反对党声势浩大的选战刚落下帷幕不久,小心谨慎的新加坡人开始在Twitter上开设专门的选战讨论区,在新加坡人的电子社区(http://theonlinecitizen.com/)上热议今年12月的总统竞选。新加坡的社会治理思路正在发生悄然而巨大的变化。

   “我们在Twitter上建立自己的社区主页,在上面讨论各类信息,从社区服务到选战,什么都有。”大学生Daniel Koh说,“很多时候用不上政府机构的帮忙。”

   5月选战期间,Facebook上人气超过李光耀的年轻政客受到大量粉丝追捧,反对党的声音如火如荼。后来,言语谨慎的新加坡人尝到了甜头,开始愿意在社交媒体上说话了。如今,有关四陈竞选总统的各类讨论早已充斥人们的手机客户端。

   “新加坡人不再胆小了。”Daniel Koh说,“这两天我每天早晨坐地铁时看新闻讨论选举,已经养成了习惯。”

   不知是否巧合,新加坡政局动荡之后,新一轮电子政府计划显示了更多政府疏导民意,开放民众参与渠道的意图。

   正在酝酿阶段的“众包”(Crowdsourcing)就是一个新兴的民众参与模式,这是一个建立在原有民意收集平台REACH(Reaching Everyone for Active Citizenary@Home)之上的移动新型工具,用来公开征集并选择对公共政策或社会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这一技术实际上借鉴了云计算技术的思路,通过“公共云”的平台,将所有提出类似意见的用户集中起来,成为项目的执行者。

   与此同时,几年内居民可以在线完成更多“增值”业务:通过data.gov.sg政府公开数据的一站式门户网站,查询50多个公共机构提供的5000多个公开数据集,还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和各级部长进行对话。

   “这是比较向前看的做法。”汪炳华认为。但他强调,一个社会的民主程度究竟能够发展到哪一步,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