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内斗反腐不如公开阳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秦淮川

  有人说,一群人、一个机构,在国家和人民身上躺得太久,便会丧失最重要的自我监管机能。故宫长着艺术的一张脸,行事却是官僚习气。故宫也该主动走向透明了,无论文物保护情况还是商业开发等等,都应该晒一晒!

  从一开始的“瓷器门”,爆料网友就称是来自故宫内部人士的消息。而随后的4起文物受损与“封口费”事件,再到清代屏风浸水事件,这些也都是来自内部人士的消息,故宫为何难以消停?一位故宫退休专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年轻人不懂事弄坏了文物,该处理整顿决不能手软,可故宫自己人不能趁乱内斗。

  内斗?难道故宫要上演一出“宫心计”?无论如何,感谢内斗!没有故宫内部人的爆料,真相也许就永远淹没在泛黄的历史尘埃里;如果不是内部人爆料,不知道还有多少奇珍异宝被糟蹋,而公众一无所知;如果不是爆料,公众也难以感受到故宫竟然如此一地鸡毛、乱象迭生……

  由故宫内斗爆出丑闻,不免使人联系到内讧式反腐。不少贪官之所以落马,正是内讧的结果,比如情人反目、情人之间争风吃醋、妻子“起义”,还有的则是同僚之间的争权夺利,比如,天津地铁系统曾经出了“一号腐败大案”,案件颇具讽刺性:地铁公司党委书记与地铁公司总经理不睦,于是向中纪委举报了他的这个“老搭档”,结果一查,两人屁股下面都不干净,天津地铁党、政两个“一把手”双双落马。像这些非典型的官员落马,虽是偶然,但通过内讧式反腐,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体制化反腐的缺漏。

  在此语境中,故宫内斗确实有其益处,既揭曝了丑闻,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也促使相关部门关注故宫的一摊子烂事,从而倒逼体制改革。在欣慰之余,笔者突然有了一种忧虑,如果故宫内部人没有爆料呢?如果他们之间相安无事呢?如果他们之间虽发生了争斗,但是最终“顾全大局”呢?再或者在爆料前,故宫相关负责人就知道了风声,用金钱打点、利益诱惑或恩威并施摆平了此事呢?

  这并非不可能。有太多的腐败之所以被摁住,就是因为分赃成功,双方达成默契;有太多的丑闻之所以沉没,就是因为分赃双方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一旦结成利益联盟,即便一方存在不满也不会声张,因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面对内部人的曝光,一位故宫退休专家表示,故宫自己人不能趁乱内斗,这样内耗下去也不利于故宫的管理和文物保护。如此言论实在糊涂,幸亏有此“内耗”!

  这对监管部门也是一种提醒,即应该主动介入,形成制度化安排,以保障公众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等权利。如果故宫不是庭院深深,故宫文物的一举一动就纳入公众的视野之内,何需内部人爆料?如果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故宫怎么会又怎么敢频发如此之多的“门”?

  有人说,一群人、一个机构,在国家和人民身上躺得太久,便会丧失最重要的自我监管机能。故宫长着艺术的一张脸,行事却是浓浓的官僚习气。制度性的阳光该照进故宫里了,故宫也该主动走向透明了,无论文物保护情况还是管理情况,无论是账务收入还是商业开发等等,都应该晒一晒!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