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运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1:3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陷入特区不特焦虑的深圳,期待借大运之势打破发展的瓶颈
卢丽涛 汤玥
眼下的深圳“运味”十足。
市民卜小姐笑着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深圳正流行四种大运生活方式:“避运”,外出旅游避开大运;“受运”,留在深圳接受大运;“恭外运”,恭迎外国人参加大运;“怀运”,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大运。
倾力关注也好,置身事外也罢,不可否认的是,周末大运会的开幕,让一座年轻的城市和一场以青春为宗旨的赛事激情相约。
大运会给深圳带来什么?深圳关于发展转型的诸多焦虑和渴望能否因为大运“世界之门”的开启而化解?
事实上,一如开幕式举办地深圳湾体育中心的昵称“春茧”,这座陷入发展瓶颈的城市正借势大运,期盼破茧而出的第二春。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钟坚坦言,单靠一次大运会不可能帮助深圳完成走向国际的目标。
“消瘦”的交通
当深圳湾体育中心的“世界之门”被一个叫“闯”的巨人打开时,深圳也打开了拥抱世界,迎接机遇和挑战之门。
这场国际性赛事的处女秀,能否帮助年届而立的特区打开又一扇面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运会开幕式颠覆以往“文艺盛典”的传统,提出了“回归体育,回归仪式”的理念,由大学生出演代替明星大腕,由高科技电子烟花取代高成本的漫天烟火,呈现了一场以仪式为主、文艺为辅、返璞归真的简约表演。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的开幕式朴实、节约、大气,打破了过去张扬浪费的开幕式风气。
上周五开幕式当晚八点,深圳市委对面的中信广场,露天酒吧座无虚席,各酒吧的电视几乎都在直播大运会开幕式。
全民大运,并不为过。
经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决定大运会期间增加放假并相应调休,其中,开、闭幕式期间的8月11日~14日和8月22日~24日(星期三)休息。
当然,并非所有深圳市民都会选择收看大运会开幕式和赛事。
卜小姐告诉本报记者,他们一家会趁着难得的四天休假和家人一起到阳朔旅游。
然而,无论是“避运”、“受运”、“恭外运”还是“怀运”,很多深圳市民坦言,当地迎来了最舒服的时刻。
在经历了最初“穿衣戴帽”工程——市容环境提升、地铁建设等带来的诸多不便后,当地换来的是整洁亮丽的城市形象和十年最优的空气质量。
事实上,由于很多市民自愿申报大运期间绿色出行,加上很多人趁着大运会休假外出旅行,深圳交通一下子“消瘦”了很多。
“紧张”还是“自信”
“紧张”还是“自信”?此前,外界对深圳大运筹备褒贬不一。
有评论认为,深圳需要一个世界舞台来展示它的魅力,为萦绕在它身上多年的焦虑和渴望寻找一个出口和一个再腾飞的机会。
钟坚认为,大运会的举办是对深圳城市建设、管理能力,对城市举办大型赛事能力的一次大检验。
竹立家告诉本报记者,大运会之于深圳发展转型的意义在于促使当地朝着服务型、创新型、未来型、社会型的政府职能发展。
竹立家认为,大运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既向世界展示中国,展示深圳,深圳也会吸收世界各个国家的好的理念、方式。
9年前,深圳的焦虑被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点破,“特区不特”的焦虑和成功转型升级的渴望一直纠缠着深圳。
各地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0年,深圳GDP总量达9510.91亿元,位列上海、北京和广州之后排名全国第四,但已经听到了苏州和天津的追赶脚步声。
就2011年各地经济半年报而言,深圳的“老四”地位逐渐不保。
深圳市市长许勤此前透露,上半年预计实现GDP5200亿元,同比增长10.5%,略高于年初计划目标0.5个百分点。苏州市的半年报则显示,预计上半年完成GDP5380亿元,增长12%左右,总量再次超过排名第四的深圳。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博士曾告诉本报,深圳这几年投资增长都在个位数,投资对深圳经济拉动的作用明显低于其他城市。
香港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广州则是华南的门户和珠三角的枢纽,夹在中间、年届而立的特区深圳正在应对着“政策红利”渐失的挑战。
2010年2月出炉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深圳被确定为华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焦虑是动力
面对“内忧外患”,深圳理所当然把发展的目光投向香港,然而深港融合并不容易。
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深圳和香港两个金融市场并不一致,香港可以制定自己的金融政策,而深圳则没有这个权限。
“深圳和香港的毗邻当然可以产生合作效应,但这种合作也是在市场化调节下的合作。”钟坚表示,“从政治架构来看,深圳是深圳,香港是香港,深圳未来发展的空间不仅仅在香港,而是应该通过香港走向国际,香港未来的发展也不仅仅在于和深圳的合作,而是和珠三角的合作。”
对于深圳的焦虑,专家更愿意理解为一种动力。
“任何一个发展型城市,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有种焦虑感、紧迫感是很正常的。”竹立家表示,“只有在这种焦虑紧张之中才能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导向、发展出路。”
他认为,忧患意识是发展的动力之一,这次的大运会给深圳带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大力发展社会型和服务型政府。
钟坚则强调,一次大运会不可能帮助深圳完成走向国际的目标,未来深圳还可以举办那些能够固定下来的单项国际赛事。插图/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