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陕坝镇:做精做优“菜篮子”工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8:52 来源: 经济日报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春光村,一排排崭新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外,西瓜翠绿,蜜瓜金黄。大棚内,准备秋冬季上市的蔬菜瓜果生机盎然。春光村产业带头人刘世辉高兴地说:“温室大棚的效益好,农民建大棚的积极性非常高,现在我们村已经有100多个温室大棚。”

  陕坝镇凭借城郊优势,蔬菜业一直较为发达。近年来,该镇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过去粗放的蔬菜生产方式,努力把“菜篮子”工程做精做细做优,探索出了一条“品牌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品牌化奠定发展之路

  在位于中南渠村的康尔徕生态园里,农民聂大喜正进行田间管理。谈起近两年的变化,他一脸喜悦:“想当年我也是从春忙到秋,可一年下来剩不下几个钱。如今好了,自从有了这三个大棚,一年少说也能净挣四五万元钱。”

  康尔徕生态园是旗、镇两级政府通过整合各项惠农资金、精心建设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占地500多亩,共有160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日光温室0.8亩、钢架大棚1.2亩、露地1亩的“三元梯次”模式建设,形成了春提前、夏排开、秋延后、冬生产的四季青格局。园区每年大量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真正成为引领全镇乃至全旗高科技蔬菜示范种植的排头兵。

  康尔徕生态园生产的“康尔徕”蔬菜是全国著名蔬菜品牌,2005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2008年,该镇抓住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使“康尔徕”品牌走向全国。今年,“康尔徕”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称号。该镇围绕打造全旗蔬菜产业集散基地的目标,把“康尔徕”打造成杭锦后旗设施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使其真正成为引领全旗乃至全市高科技蔬菜示范种植的排头兵和呼包鄂经济圈的“后厨房”。

  标准化保证绿色生产

  陕坝镇党委书记刘奇俊告诉记者,“在壮大蔬菜产业的过程中,康尔徕生态园走出了发展设施农业关键的第一步。”康尔徕生态园区良好的经济效应,带动周边村庄迅速掀起发展设施农业的高潮。目前该镇已建成设施农业基地2100多亩。

  用蔬菜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订单种植,实行区域化、标准化、规范化连片种植。在设施农业生产中,无土栽培、育苗移植、嫁接等高新种植技术全面推开,利用生物菌肥和沼渣沼液代替化肥农药,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目前,该镇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实现了全覆盖,标准化栽培率达到95%以上,良种化应用程度达到98%以上,科技入户率达到100%,农残合格率达100%。陕坝镇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生产基地,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水平,陕坝镇多次组织当地菜农和村干部到山东寿光等设施农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康尔徕生态园推行“以大棚换技术”,从山东寿光请来一名叫张振江的种植能手,免费为其提供一个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为当地农民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听过张振江课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从采用张振江传授的技术后,蔬菜产量比过去增加了三成。

  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

  陕坝镇按照“一村一品”的特点,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布局。今年种植了7万亩蔬菜,并形成四大蔬菜种植经济带:以中南渠、红星村为中心,建设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以城西、永利村为中心,生产西甜瓜;以高峰、春光、满天红村为中心,形成豆角、青红椒、甘兰等生产基地;以帐房、赤峰、交通、沙湾村为中心,形成番茄、脱水菜生产基地。

  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化发展的要求,2009年,陕坝镇支持成立了内蒙古杭锦后旗康尔徕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自己的农资配送中心、保鲜库和交易市场,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模式,统一生产计划、统一订单生产、统一科技培训、统一农资配送、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检测定质、统一采摘分级、统一包装销售,既保证质量,又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目前,康尔徕合作社带动基地面积2.3万亩,带动农民5200户。

  如今,蔬菜产业已成为陕坝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0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87元,居于全旗、全市的前列,中南渠村等设施农业基地的菜农来自设施农业的收入户均达4.5万元以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