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循环经济盘活“中国盐湖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9:07 来源: 经济日报

  来到格尔木,刚下火车我们就被广场上的标语所吸引:“中国盐湖城欢迎您”。“中国盐湖城”这个名称来源于格尔木丰富的盐湖资源,采访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盐湖对这个高原城市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格尔木连接西藏的枢纽作用减弱。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中国盐湖城”这一城市“名片”,借着柴达木盆地被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的东风,依托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湖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将电力、石油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多种产业横向连接,构建起了完整的循环生态工业链网,打造出了高原循环经济的新亮点。

  “中国盐湖城”坐拥“聚宝盆”

  “说格尔木是中国盐湖城名副其实。”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康民非常自信地介绍格尔木。

  他的自信源于格尔木丰富的盐湖资源。在距格尔木市中心仅60公里,就是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这里蕴藏的各种矿产资源价值超过12万亿元,被称为柴达木的“聚宝盆”。

  我们驱车来到察尔汗盐湖,发现这里的盐湖与常见的湖泊大不相同。“我们现在脚下踩的就是盐湖,我们的厂房就是建在盐湖上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介绍说,察尔汗盐湖上面有坚硬的盐壳,在盐壳上无论是建房子还是修公路都没有问题,而下面就是具有丰富矿产的盐湖了。

  “察尔汗”的意思是盐的世界。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据统计,各类盐类总储量达600多亿吨。其中,氯化钠426亿吨、氯化钾5.4亿吨、氯化镁16.5亿吨、氯化锂800多万吨,均占我国首位,还蕴含丰富的硼、溴、碘、铷等元素。

  不仅是盐湖,格尔木的“宝贝”还有很多。拥有12万多平方公里辖地的格尔木,是世界上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格尔木资源配置在全国独一无二,具有成矿条件好、类型全、品位高、储量大和产业关联度强的特点,境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硼、锶、石油、天然气、黄金、宝玉石等50余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亿多吨,远景储量可达10亿吨;涩北天然气田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可达5000亿立方米,是我国四大天然气田之一。此外,格尔木风能、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地区。

  “依靠特色资源优势,格尔木走上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把资源能源集中综合利用起来,让我们的资源优势发挥最大的作用,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格尔木市市长王林虎表示。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拥有大自然的慷慨赠与,如何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以格尔木最重要的盐湖资源来说,如何把白花花的盐变成黄澄澄的金,就成了关系格尔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盐湖股份公司之所以为人们熟知,是因为上市公司盐湖钾肥。钾肥是我们最初也是最主要的产品。”谢康民介绍说,“盐湖里除了钾,还有镁、钠、锂等丰富的资源。生产钾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镁资源,镁资源是可以加以利用并且是附加值很高的资源之一。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储存起来,等待开发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盐湖股份公司抓住挪威海德鲁公司全面退出镁产业、出售炼镁技术及设备的机遇,规划并启动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

  谢康民告诉记者,青海镁盐储量50多亿吨,占全国的75%以上,与钾共生。每生产1吨钾肥就副产10吨至12吨镁盐,同时副产钠盐3吨左右。以盐湖股份公司目前钾肥的生产规模,每年能副产氯化镁2200万吨以上、副产氯化钠600万吨以上。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的运行,使各种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产出明显提高。

  同时,制镁还与其他化工相结合,处处体现了循环的特点。如金属镁项目中副产物氯,现在被直接用于聚氯乙烯生产,减少了污染、提高了效率;石灰石用于生产电石,电石渣生产纯碱,碱液生产氯化钙或调解卤水,实现多级组合使用;焦煤也被吃干榨净,煤矸石用于产生蒸汽或者发电,焦炉煤气生产甲醇,焦油进行深加工,焦炭用于电石生产……资源组合后,比单一煤化工、单一炼镁、单一制碱、单一焦炭、单一氯碱等,在节能、节水、减排等方面实现了质的转变和提升。

  “把废弃物转变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吃废利废,变废为宝,就是循环经济的魅力所在。”谢康民感慨地说。

  以金属镁为核心,以钠利用为副线,以氯气平衡为前提,以煤炭为支撑,以天然气为辅助,盐湖股份公司已经构筑起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盐化工、煤基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冶炼多产业融合发展。

  做强循环经济试验区

  “金属镁是目前世界上质地最轻、应用最广、推广最快的金属材料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格尔木市委书记朱建平表示,“盐湖股份公司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利用多项世界先进技术,将盐湖化工、煤基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有机地链接起来,以金属镁的生产为核心,附产10余个系列产品,先期投资200亿元,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续建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预计2018年建成投产。以上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00多亿元。”

  仅一个项目就能带来如此收益,盐湖股份公司的投入和规模可谓巨大。然而在朱建平看来,拥有如此多资源优势的格尔木,在循环经济上要有更大的追求。

  2005年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2010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标志着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这一机遇,作为柴达木盆地资源最丰富、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朱建平提出,格尔木要做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主战场。

  朱建平介绍,“十二五”时期,格尔木将依托格尔木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以及交通区位优势,围绕建设区域性资源加工转换中心和青海省新型工业基地;抓住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批复实施的政策机遇,以构筑重大项目和打造大企业、大集团为切入点,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接续产业,加快发展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龙头的大型钾肥和锂、钠、镁一体化发展的盐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以石油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石化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开展与西藏在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切实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支持服务工作,促进格尔木藏青工业园早日建成,利用西藏优惠政策,逐步实现双赢发展;加强与新疆等周边地区在煤炭、油气资源、有色黑色金属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积极发展火电、煤化工、油气化工、金属冶炼等产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