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的高尔夫球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6 01:16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采访|央视《经济半小时》
撰稿|《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维晨
早就被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尔夫球场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在近几年大张旗鼓地扩张。
仅仅在北京,目前就有大约60家正在营业的高尔夫球场,绝大多数为违规项目。这些球场每年要消耗4000万吨水,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城市一年的生活用水。
面对禁令,相关政府部门却主动招商高尔夫球场,并帮其违规。
一年“喝”掉100万人的生活用水
在北京,永定河的沿线两岸遍布着大小不等的高尔夫球场。这里被高球业内人士称之为“高尔夫球走廊”。业内人士介绍说,最小的占地也在1000亩以上,最大的甚至超过了5000亩。
目前,北京有多少家高尔夫球场?原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北京泛华新兴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志强给出的答案是,大概60家。
其实,早在2004年1月,国务院便下发文件要求全国不准再新建高尔夫球场。此后,国家又陆续7次下文,重申通知精神。
然而,从2004年到现在,全国高尔夫球场从170家左右增加到了600家左右,除西藏外,各省市区都拥有了高尔夫球场。
在北京市昌平区温榆河附近的一处球场,负责浇灌草坪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球场用的都是地下水。球场的1500亩地每天都需要喷洒灌溉,一天就得用几千吨水。记者了解到,另外几家高尔夫球场亦是使用可饮用的地下水来灌溉草坪。
根据《北京市自建设施供水管理办法》:自建设施供水开凿水源井,应当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凿井许可,按月报送用水量,缴纳水资源费。
记者向北京市昌平区水务局详细反映了上述高尔夫球场的用水情况。该局办公室称,因联系不上上述球场老板,该局水政监察人员无法进入球场检查。
记者从内部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2010年,北京高尔夫球场总的耗水量将近4000万吨。这相当于一个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的全年生活用水量。
高尔夫球场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耗水黑洞,而且它们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
在一份高尔夫年度报告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占地1000亩的18洞高尔夫球场每个月施用的氮磷钾混合肥、杀菌剂、杀虫剂至少在13吨,而这些化肥、农药被草坪吸收的不到一半,大部分都随雨水从阴沟暗槽里流向附近的水库、河流,有的则渗透到地下。
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院长张晓春告诉记者,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整套的办法和标准来管理高尔夫的污染问题,这导致了高尔夫的污染处于长期失控的状态。
政府部门“请”我来违规
深圳朝向管理集团(下称“朝向集团”)是一家专业的高尔夫公司,连续两年发布了中国高尔夫白皮书。朝向集团提供的数字显示,2004年前,北京市高尔夫设施只有15家,2004年国家叫停之后,总共又开业了40多家。也就是说,北京市绝大多数高尔夫球场都属于违规项目。这些违规球场是怎么建起来的呢?
有要求匿名的高尔夫球场负责人透露,他的公司原来在外地,2008年才到北京投资建设高尔夫球场。当初是北京某区的招商部门主动找到他们,并提供了多块土地供他们选择。
这位负责人说,招商部门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对经济发展的帮助。有了招商部门的支持,事情非常顺利。注册的时候,招商部门建议他们以绿化公司的名义办理执照。
原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崔志强证实了这位负责人的说法。他表示,2004年高尔夫球场禁令颁布以后,有些球场就已经用运动休闲和绿化这种方式来回避高尔夫球场这个词,以达成球场建设的目标。除此之外,土地审批、供水、供电等问题,相关部门都会帮着解决。
面对国家禁令,建设高尔夫球场必然面临风险。上述要求匿名的高球负责人透露,大家铤而走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目周边的土地增值。比如有做房地产或者旅游度假的项目,球场就能从其他方面收回收益。
朝向集团发布的高尔夫白皮书显示,全国各地高尔夫球场建设都和房地产有密切关系,在北京,七成以上的高尔夫球场都伴生着房地产。
在北京东五环附近,有一个名为蝶泉花园的别墅项目。同样位置的其他别墅售价每平方米4万,这里售价却要低一半。其售楼人员说,现在均价是每平米19000元到25000元,他们一共有131套别墅,已经卖了一半多了。
记者通过调查得知,蝶泉花园别墅位于叠泉高尔夫俱乐部内,而叠泉高尔夫俱乐部当初是以常赢绿洲假日运动中心的名义通过立项审批的。
在那份立项批复上,记者注意到,整个项目投资一亿元,然而,仅从现在公开销售的蝶泉花园别墅来看,别墅131套,项目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以每平方米2万元的销售价计算的话,保守收入也在10亿元左右。并且售楼人员公开承认,房屋没有产权。
北京奥克运动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广平透露,实际上很多投资商以租代征,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同时兴建房地产。据他了解,有一个在建的高尔夫球场,同时建了别墅区,什么手续都没有,一查竟是违章,但是最后补交了两个亿,这事情就过去了。一个企业肯定不会因为两个亿而破产,这说明它的利润比不是个小数目。
杨广平说,投资商受潜在的巨大利润的吸引,地方政府同样从房地产中获得了相当一部分收入。
记者观察
野蛮生长的高尔夫球场为何无人监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维晨
国务院早就多次下令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但2004年叫停至今,全国各地都在大张旗鼓地违规建设。而且很多高尔夫球场竟然是被招商部门“主动”招商而来。
高尔夫球场违建的原因很多,但要害无非几点。地方积极招商高尔夫球场,是地方依旧持“唯GDP”意识不放,并未将环保等因素纳入责任意识。
在地方执政者眼里,高尔夫球场是一种“高端项目”,对拉动周边土地和房地产项目的效应格外明显。土地和项目的升值,将直接影响到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往往明知高尔夫球场违规却毅然决然地支持到底。
同时,违规的高尔夫球场能够“一路绿灯”,也说明监管者的责任缺失。要遏制违建还应该深入调查一下,当地政府高层是否入股高尔夫球场,是否给高尔夫球场做了挡箭牌。
只有全面监控,落实到底,才能力挽高尔夫球场的“野蛮”狂澜;才能避免“球场老板不在,水政监察人员不能进”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