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那一只装满收获的藤条篮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6 10:13 来源: 经济日报

  在延安市吴起县白豹镇王湾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用榆树藤条编织的篮子。8月6日,我们与村民们一起上山砍榆藤条,学着用藤条编织菜篮子。

  我们带着镰刀和绳子,来到王湾村后的一处山坡上。在山坡上,村民郭对芳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讲解和演示着怎么选取编织篮子用的榆树藤、怎么割藤条、怎么警惕山上的蛇等等。

  我们在山上忙活了一上午,由于很不熟练,割下的藤条也就400多根。而当时天空落起了小雨,我们只好抱着用绳子捆好的藤条下山了。

  在山脚下简单休整以后,郭大叔开始手把手地教我们编篮子了。看着郭大叔编篮子时娴熟的手法,我们以为编篮子并不难。可是当我们自己拿着藤条打底编织的时候,发现自己操作起来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请教,而郭大叔也不厌其烦地教着我们。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努力,我自己编织的第一只篮子完成了。此时,我的右手手指又红又疼,而腰也十分酸痛。

  郭大叔告诉我们,他编一只这样的篮子,如果不算砍藤条的时间得花三四个小时,要是算上砍藤条的时间,编一只精细的篮子得花将近两天,这样一只篮子,要是拿到市场上卖只能卖四五十块钱。

  郭大叔的这番话,让所有的青年编辑记者唏嘘不已。中央电视台记者艾达说,如果不是亲眼见识了一只菜篮子从取材到编织成型的全过程,就不可能体会到编一只篮子这么费劲。

  最后,我把自己编的篮子带回了北京。它虽然“其貌不扬”,却浓缩着郭大叔的心血,也浓缩着我对于农村生活的诸多体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