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盟对华自行车反倾销将延长税率仍有下调可能耿雁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7 11: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耿雁冰 北京报道

  欧洲的大门依然没有向中国自行车业敞开。

  近日有媒体报道,8月初,欧盟执委会计划对中国出口自行车及自行车零件的反倾销关税延长至2016年,最高达48.5%。

  8月16日,本案的主办律师,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江家喜向记者透露,欧盟此次决定延长5年的前提是,将发起新一轮调查,也就是临时复审,有可能重新计算税率。

  欧盟对中国的自行车反倾销措施已经实施了18年,中国自行车在欧盟市场连年下降至不足3%,中方认为,从法律技术层讲,中国已经不存在倾销。

  今年7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曾专程到布鲁塞尔出席欧盟有关中国自行车反倾销案的听证并进行抗辩。

  “中方应诉后,欧盟压力很大,担心惩罚性关税会取消,所以给出了折中方案,欧盟内部考虑将此项反倾销措施再延长3年。”江家喜告诉记者。

  得知这一消息,德国和法国的行业协会向欧盟商务部门施加政治干预,最后由欧盟商务部门负责人出面,认为既不能取消,也不能缩短,还是要延续裁决。

  市场份额不足3%

  据业内人士介绍,虽然近年来国内自行车消费出现萎缩,但是欧盟一直在倡导环保,以自行车带动汽车节能,所以欧盟的自行车市场仍处在增长趋势。

  欧盟方面认为,中国自行车出口商以违法的出口价格打击欧盟厂商,因此以关税进行反制。1993年,欧盟首次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

  虽然欧盟的正式反倾销措施通常为期5年,但在期满时可以发起所谓的日落复审,以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征税。

  过去18年里,欧盟委员会两度应欧盟生产商的请求,对中国自行车发起日落复审,并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决定继续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去年7月13日,欧盟再次发起对我国自行车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计划将对中国自行车延续17年的反倾销再延长5年。

  在多年的惩罚性关税下,中国自行车在欧盟销量呈下降趋势,国内行业多次与欧盟相关方交涉,要求取消对华自行车惩罚性关税。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级商务专员张培生介绍,欧盟对中国自行车的反倾销税已经实施了18年,目前中国自行车在欧盟市场中的份额已经降到了3%,对欧盟产业根本构不成威胁,

  “3%以下的进口按照反倾销的标准是可以忽略的,法律层面上已经没有理由再征了,而且连续18年对同一类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实属罕见,通常应该取消。” 江家喜认为。

  据张培生介绍,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自行车数量明显下降,年出口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300万辆降到现在的60万-70万辆,与此同时,欧盟自身的自行车产业却没有什么起色,欧盟所谓的产业伤害与中国自行车没有因果关系。

  将中方企业阻挡在市场之外的结果就是,与美国相比,欧盟市场上销售的自行车价格平均高出三分之一。

  在江家喜看来,此次关税仍能得以延续,在于欧盟政府高度关注,并对此施压。因为自行车产业在欧洲代表一种文化,西班牙、德国、法国不愿意放弃这个产业,所以施行保护主义。

  欧盟“逗你玩”

  自行车反倾案中,欧盟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选择以内销价格较高的墨西哥作为替代国,并以此认定中国厂商给欧洲自行车企业带来损害。

  中国的自行车企业基本为民营企业,享受不到政府补贴,“我们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欧委会的裁决十分无理。”天津科林集团董事长王瑞东表示。

  由于此案历时长久,在欧盟反倾销历史上也很罕见,更多的中国企业面对无休止的反倾销选择了放弃,去年仅剩天津金轮、广州环球和天津科林三家国内自行车制造厂商应诉。

  据张培生介绍,欧盟先后两次日落复审时,每次参与的中国企业近30家,这次中国企业的应诉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对欧盟能否主持公道失去了信心。

  对于国内自行车厂商来说,即使积极配合欧盟调查,也没有一家拿到市场经济待遇,被欧盟全部处以惩罚性关税。这次选择不应诉,代表他们放弃了欧洲市场。

  国内应诉团队感受到的,是欧盟反倾销背后强力的政府干预。

  据介绍,自行车在欧洲涉及十几万人的就业,而在国内也涉及到三四十万人的就业问题,由于国内对于行业性的就业问题不是太敏感,同时自行车还可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

  中方辩护团队认为,从对方的反应来看,国外的政府层面与企业接触的更加直接。企业、行业发出呼吁,政府的部长级干预很快,在这方面中国处理的环节比较复杂,往往先通过行业协会、商会来管理,即便动用政策资源,也要一级一级的向上报批。

  近年来,欧盟对华贸易一直呈逆差状态,在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及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等多重打击下,欧盟经济前景仍然不明朗,用高关税抵制中国商品,成为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手段。

  针对欧盟反倾销程序中的不公,虽然中方认为在法律层面胜算几率很大,但这次仍然遭受延续高关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