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沈建光:不要低估美欧债务危机影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7 12:15 来源: 财新网

  金融危机并未结束,不宜对海外形势变化放松警惕;当前国内有相当大部分人对海外经济形势,尤其是美国前景过于乐观

  【财新网】(专栏作家沈建光)本次美欧债务危机并非新一轮危机的开始,而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上次是政府用主权信用去置换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使市场暂时得到稳定。但现在政府负债累累,刺激经济手段匮乏,增收减支又困难重重,最后引火烧身,政府自身信用陷入危机。此刻,对于经历了两轮量化宽松,财政面临绝路,政治上陷入竞选僵局的美国来讲,形势严峻程度可能并不逊于主权债务危机向核心国扩散的欧元区。

  短期内,欧美政府对于提振经济似乎无计可施,只能再次寻求量化放松政策。其后果不是滞胀就是陷入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是持久和深刻的。

  欧美债务问题实为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

  自雷曼兄弟倒闭后,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奥巴马上台任命新财长之后,采取了积极的干预金融市场措施,为美国国际集团(AIG)、花旗等金融机构注资等,暂时稳定了美国金融机构接连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但实际上,除救助之外,美国政府并未找到其他能够带领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的真正的办法,只是成功地将私人的债务危机转换成国家债务危机。

  在此期间,美联储虽然于2009年和2010年先后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但最终对美国实体经济复苏收效甚微。美国今年第二季度GDP仅增长1.3%,同时美国商务部将把第一季度GDP增长率由预估的1.9%大幅向下修正为0.4%。另外,二季度消费支出增幅仅0.1%,达到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对于消费主导的美国社会来讲,国内消费不旺,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都显示了美国尚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经济增长仍然缺少动力。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于2010年全面爆发,相比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有三年的时滞。这几年中,欧元区的私人债务危机也实现了私人债务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化,并由欧元区边缘国家扩散到核心国家。相对于美国而言,欧洲国家的救助措施更早。例如,北岩银行挤兑,英国政府立即进行干预;德国两家银行面临倒闭,政府也采取干预;爱尔兰政府还为银行提供担保等等。因此,伴随着政府过度救助,其后这三年,部分国家的财政隐忧显现。从金融机构蔓延到了国家的主权债务,政府将自己拖进了危机之中,便是欧债危机的本质。

  美国“滞涨”时代的到来

  早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前夕,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推出了他的大作《美国怎么了?》。作为民主党政府的偏袒者,克鲁格曼将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归因于共和党人被保守派操持而变得极端右倾,背离了多数民众的福利诉求,造成了社会重心不断偏向极少数的富豪群体,加剧了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克鲁格曼认为,美国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好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治愈美国病的药方便是向富人征税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医疗保障制度。

  显然,他的主张在奥巴马当政期间,也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医疗改革正是奥巴马在任期间致力推进的重要改革。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却是,伴随着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支出的迅速增长,美国社会正在面临高赤字带来的巨大困扰。过去十年中,美国债务与GDP之比直冲90%。这样的高负债对于一个国家是很难持续的。

  笔者不禁在想,如果正如克鲁格曼所言,过去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是共和党人被保守派操持而显得极端右倾,那么如今奥巴马推行的高福利政策,过度开支所造成的巨额的财政赤字问题,又何尝不带有“左倾”的倾向呢?奥巴马总统自就任以来,便矢志不渝推行医疗法案,并加大了相关的财政开支。而在如今美国经济下滑、财政已入绝路之际,奥巴马并未在缩减医疗支出上作出承诺,这也意味着其将失去更多的政治资源。近期,奥巴马医疗保险改革法案中强制个人投保的关键条款已被美国一家联邦上诉法院裁定违反宪法。此时的民主党,已经从奥巴马入主白宫时控制参众两院,到其后失去了众议院的掌控权,现在来看,奥巴马明年大选前景变得不明朗。

  笔者认为,国会两党已经就明年大选展开了争斗,财政以及国债上限问题都将作为两党互相攻击的工具,互不相让的态度下,财政问题中期内仍无法寻得可行的解决之道。这也就是为何两党在8月2日提高国债务上限达成的协议,只是拖半年,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这也是标普仍然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原因。

  从经济角度来讲,缓解美国债务问题,无疑只有两种选择,即减少削减赤字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目前,美国经济数据良莠不齐,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已是事实。而在财政的“开源节流”方面,乏力的经济增长将影响财政收入,而较高的失业率又将加大财政支出的压力。同时,大幅缩减财政开支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恢复,对美国是个痛苦的过程。总之,疲软的经济与财政状况相互影响,加之财政问题的解决又面临国内政治障碍,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前景十分悲观。

  未来美国经济的走向有两种可能。第一,由于大幅缩减财政开支,美国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冲击。美国存在“二次衰退”的风险,但由于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此时美国银行业与实体的抗风险能力好于当年,发生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第二,笔者认为,未来美国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便是“滞涨”。美联储在最近一轮议息会议中表态将长时间维持零利率,虽然美联储本次议息会议没有明确提及要进一步实施QE3,但由于美国在财政政策方面看不到其自救的其他方,美国未来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或者变相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仍然较大。这样看来,预计美国未来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在1%-2%的水平,国内通胀压力加大之下,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将处于“滞涨”阶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