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克强访港: 粤港服务贸易再获新机遇钟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09: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克强访港:粤港服务贸易再获新机遇钟良

  本报记者 钟良深圳报道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时,发表演说给香港“宽心”,表示国家将实施多项新措施,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进一步发挥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优势,发挥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在17日论坛演讲中,李克强说。

  给香港金融业吃“定心丸”

  李克强肯定了金融业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表示提升香港在全球及亚洲的金融中心地位,对香港发展至关重要。

  此前,在上海的“追赶”下,香港业界一直对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表示担忧。

  “上海还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路途中。”分析人士指出,从李克强用语“巩固和提升”中,就可看出上海和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差距。

  其实对于两地对国际金融中心可能面临的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铁男曾明确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

  刘铁男给出的理由是,无论是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在规模、产品多元化、国际化程度,以及参与者的专业技能上,香港和上海应该都不是在一个水平上,服务对象和范围也不同。

  而为提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央此次给予香港一大政策红利就是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

  李克强表示,中央将支持在内地推出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继续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达61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42%,市值占55%。

  出席论坛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介绍,银监会将支持港资银行在广东省以异地支行的形式合理布点均衡布局。他认为,广东目前的金融条件尤其适合港资银行深耕细作,有利港资银行将来在内地其他地区发展积累经验。

  一改过去只有金融机构才能发债的局面,中央还将内地赴港发债主体范围扩展到国内企业,决定今年境内机构赴港发行债券规模提高到500亿元人民币,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各占一半。

  当天,财政部还在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据了解,这是人民币国债第三次在港发行。

  服务业合作步入深水区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内容单独成章。其中关于香港的部分,明确阐述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促进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政策方向。

  “以发展服务业为例,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凭香港在服务业的经验和知识,我们可以发挥推动国家服务业发展的功能。”曾荫权表示,内地服务业不单要在“量”方面有所增长,在“质”方面也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要。这正好为香港的服务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关键是香港必须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把握政策允许的空间,为香港服务业创造进入内地市场的有利条件和环境。

  事实上,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香港和内地,特别是和广东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方面。在此方面,广东目前是以“先行先试”方式对香港服务业进行开放。

  李克强表示,中央将大幅提升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开放的程度。

  具体包括,内地将采取更积极措施,扩大对香港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开放,包括业界关注的医疗服务、律师服务、建筑服务、检测验证等,支持香港在内地设立旅行社。

  另外,还将进一步放宽服务机构者的标准,充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内容,扩大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受惠面,继续推动在广东省先行先试,在“十二五”末,实现内地和香港服务贸易自由化。

  作为17日唯一在论坛上发言的香港商界人士,香港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主席冯国经表示要拓展粤港合作,尤其是服务业方面的合作空间很大,有助于强化大珠三角区域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