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鹰:人生要紧的路只有几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6:4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张妍婷

  有些事情不深入了解,结果就会是你不能想像的。譬如跻身2010年杭州楼市十大风云人物的金鹰,不了解的人搞不明白:为啥一位律师会和房地产大鳄宋卫平(绿城集团董事会主席)、周俊庭(浙江万科南都总经理)等人同属楼市风云人物。

  身为浙江腾飞金鹰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主任,15年来,金鹰在浙大管理学院学习的过程中为事务所定位——致力于中国建筑、房地产领域的法律风险控制与危机处理。今天,浙江腾飞金鹰律师事务所已成长为浙江省专业从事建筑、房地产法律服务的著名律师事务所。

  从靠天吃饭到精准定位

  事实上,在金鹰创办事务所的第一个五年,基本是靠天吃饭,有什么案子接什么案子,官司多就多赚点,没案子就饿着。“那时我们处于‘机会导向'阶段。”自从2002年在浙江大学读MBA后,金鹰喜欢这样总结第一个5年。

  很多律师认为,律师事务所不是企业,但金鹰认为,律师事务所就是企业。金鹰非常感激的一个人就是浙大管理学院的吴晓波教授。在浙大管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金鹰为事务所做了一个五年规划。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吴晓波教授参与,并花费了很多心血,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而第一要务,就是定位。

  最后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房地产上。金鹰认为在中国要谋求发展,把事情做大,就要与人的基本需求相挂钩,而衣食住行是人的四大基本需求。在这四个方面,住的标的最大。

  慎重选择房地产,与金鹰个人经历还有关系,他最初学的专业是建筑机械,在建筑行业待了7年。因此,在沟通上有相当大的优势。“要听得懂他们的故事,不能做万金油,这个必须专业。”另外,房地产行业本身存在专业门槛,一定程度上减少竞争者。

  解决定位的同时,金鹰也引导事务所,从原来的单一服务模式,向“横向把关,纵向分工”的团队服务模式转变。这样的改革,使事务所取得了十年业绩增长10倍的成绩。

  合理分工比招人重要

  经过第一个五年规划,走专业化道路,事务所发展迅速,到第二个五年规划,所有人都处于空前忙碌之中。“是真正的白+黑(白天加黑夜),5+2(五天工作日加双休)”金鹰说,“那阵子每次开例会,大家都在叫人手不够!”这件事,引起了金鹰的思考,确实需要再招人吗?

  正当他没有头绪的时候,他在浙大EMBA的第一堂课开始了——拓展训练。金鹰所在的“大刀队”被自然分成三组,通过团队配合和协作,这个鲜少有人成功的环节,“大刀队”迅速完成。

  受到启发,金鹰把事务所过大的部门进行分组,分组就是分工细化,工作效率立刻得到提高。

  2002年,在读MBA的时候,腾飞金鹰设立了一个新的职务:客户维护员。在为客户提供前台优质专业服务的同时,开始注重客户服务意见的反馈与后台数据支持。在这律师事务所中,属于首例;

  2010年,在读EMBA的时候,腾飞金鹰又与时俱进,首次设立了“品牌管理员”这个职位。开始注重事务所的品牌树立与推广。

  金鹰说,十五年以来,腾飞金鹰做了两件事:一是培养了一支优秀团队;二是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但是,他认为目前团队的优秀,还比不上客户的优质。

  所以,他想构架重组,将事务所从业务创新走向平台创新,把腾飞金鹰做成行业中,专业律师共同发展的平台,寻求合作共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