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沿海”走向“远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8:18 来源: 经济日报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此前,国务院于今年年初分别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并批准设立了国家级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至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已全部落定,标志着“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蓝图初定。
选择鲁、浙、粤试点发展海洋经济,可谓意味深远。一是三省分别位于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中,但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三省都面临资源能源的瓶颈约束,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亟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二是三省分别邻近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流域的出海口,在这几个地方启动海洋经济的引擎,未来有望使流域经济和海洋经济相结合,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海洋既是宝贵的资源,又是重要的通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84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比2009年增长12.8%。
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陆续公布实施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掀起了沿海开发的新一轮热潮。
如今,从地处大西南的广西沿海岸线一路北上,直到东北地区的辽宁,几乎都拥有至少一个与海洋有关的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一些区域经济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了第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这三大经济增长极。现在,随着海洋经济的全面布局,我国正在实施第二轮沿海开发战略。
这一轮沿海开发,与上一轮沿海开发有明显的不同。上一轮沿海开发,主要是借助沿海的区位优势实行对外开放。而这一轮沿海开发,不仅要发挥好海洋作为经济交往重要通道的功能,还要充分利用好海洋资源,把海洋作为新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这一轮开发,不仅要利用好“沿海”的区位优势,更要从“沿海”走向“远海”,“深耕”海洋资源优势。
从鲁、浙、粤三省试点内容来看,这一趋势非常明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含了“半岛”和“蓝色”两个要素,特色在于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试点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探索一种包括空间、技术、政策等在内的各类要素在陆海之间统筹利用的机制,以利于海洋开发从“沿海”向“远海”延伸。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最大的特色是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其发展的重点一是海岛的科学开发利用,二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舟山群岛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在浙江处于相对落后地区,这也反映了上一轮沿海开发侧重于“沿海”的现实,此次把舟山群岛作为开发重点,无疑是向海洋深处迈进了一步。
广东的试点则被定位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国务院的批复中明确要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我国提升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四区”定位凸显综合发展和辐射带动的意义,从“沿海”走向“远海”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从三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重点来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山东除了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更是以海洋生物、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为重点,特别提出要加强对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煤矿和金矿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浙江则把推进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作为健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点。
广东现有海洋产业以渔业和运输业为主,渔业将从浅海走向深海,提升加工水平,而现代海洋产业将重点发展临港工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船舶等,新兴产业则主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
从新一轮沿海开发的高度来看海洋经济发展,必须创新政策、体制和技术,从“沿海”走向“远海”。这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才能有更大的空间、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国海洋经济也才能更快地转变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