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小企业比2008年还艰难”说法站不住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16:20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记者曾颂,实习生江玲玲报道:昨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银监会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张小松接受网络采访,解读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问题。对于此前传闻的“中小企业比2008年还艰难”的说法,羊城晚报记者以网友身份进行提问核实,张小松表示,从融资数据看,“中小企业比2008年还艰难”的说法站不住脚。张小松表示,目前“融资难”并非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应排在“原材料价格上升”后面;所谓“融资难”是以前信贷偏松、如今收紧带来的反应。

  小企业贷款占比29%

  三个月前,全国工商联上书国务院,称今年中小企业的困境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艰难,羊城晚报记者通过网络进行提问核实,张小松用了一组数据来回应:从资金面看,2008年末银行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是4.4万亿,2009年末是5.82万亿,2010年末是7.55万亿,比上年增长幅度分别为32.2%和29.6%,明显高于同期M1、M2的增速;截至今年上半年,小企业贷款余额是9.7万亿元,是2008年末的2.2倍,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9%,“如果再把中型企业加上来,比例更高”。

  他说:“金融危机后,银监会提出两个‘不低于’: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从数据可以看出,我们连续三年完成了目标,今年上半年也完成得非常好。”

  吴显亭也表示,从浙江、广东地区工商统计数字来看,今年上半年倒闭的中小企业数量比往年没有明显变化,销售量、开工率数据较乐观。

  “贷款比例也发生了调整,到今年6月末,大型、中型、小型企业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额的比例大体是三三开,前几年大型企业基本占四五成。这是符合我们政策预期的。”

  融资难不是首要问题

  今年中小企业难在哪里?央行、银监会分别作了调研。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表示,调研所关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能源价格上涨、融资成本上涨”四大因素中,原材料排名第一。

  “据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对辖区内265家中小企业调查,有141家将原材料价格上涨列为影响企业效益的首要因素,占比大概为53.2%左右。”吴显亭说,“原材料价格不光是涨,有的涨跌波幅过大,比如国内棉花价格今年3月达到最高值,每吨6万元,而到6月又降到每吨2.4万元,和去年年末比每吨下降3400多块钱,对中小企业冲击较大。”

  银监会负责人张小松也表达了同样观点。“融资难不是当前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他表示,银监会调研的四大因素依重要性分别是:原材料、劳动力、融资成本以及出口费率上浮。

  全部指望贷款不现实

  眼下“融资难”应怎么解决?央行吴显亭认为,中小企业全部指望银行贷款是不现实的,“6月末国家实有企业总数1191万家,假设一家企业需要100万的贷款,一年要增加贷款11.9万亿元;而去年全部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是9.5万亿元,已是历史最高水平。中小企业应该拓宽融资来源,关注直接融资。”

  张小松表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渠道来源:初创期主要靠内源资金,然后引入风险投资等基金,成长期可以在企业间融资,做大以后再倚重银行信贷。

  监管层也在想办法。吴显亭称,央行正加快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创新产品———即使许多中小企业还达不到发债条件,但较大型企业顺利发债后,银行可腾出更多信贷资金给其他小企业。他同时透露,国务院日前批准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目前央行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实施方案,这意味着银行可以更灵活地转移风险,提高中小企信贷业务积极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