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食品”掺农药专供农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05:00 来源: 新京报山东部分农村地区假劣食品泛滥;加工作坊用农药“提升食品口感”
每块1元的名牌巧克力、霉变的辣条……这些国家禁止销售的假劣食品,在城市难觅踪迹,却在农村沉渣泛起。记者近期赴山东潍坊、莱芜等地,追踪农村小卖部、批发市场、生产作坊发现,一些“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威胁农民尤其是青少年健康。据新华社电
1 村小卖部
冒牌“德芙”仅售1元
根据举报线索,记者来到潍坊奎文区,随机找了一家农村小卖部,发现这里是仿冒、假劣食品“专营店”———原本价格不菲的“德芙”巧克力和“喜之郎”果冻仅售1元。仿照名牌食品“奥利奥”、“好丽友”,店内出现“奥森傲”、“好利友”,包装粗糙,有的甚至已开包。这里卖的“臭干子”牌辣条,已发霉变质。生产日期为2010年1月1日(保质期8个月)的“小白兔奶糖”,到今年8月还在叫卖。
在莱芜、临沂一些农村,记者发现类似情况。“在当地,价格高的正规食品不好卖。”临沂白沙埠镇朱泮村一位村民说,“我们买东西不看品牌、保质期,只要买得起、吃着香就行。”一些农村小卖部经营者称,想要赚钱,一定要经销假名牌、“高仿”“取大名”这三类食品。记者在潍坊、莱芜等地发现,小卖部的“货源”是当地大型副食品批发市场。
2 批发市场
城里农村各有各的货
记者近日来到潍坊潍州路600号副食品批发市场。“潍坊农村的小卖部、小超市大多来我们市场进货。”一家批发店老板热情地招呼,记者发现“奥森傲”、“好利友”等“高仿”食品摆在突出位置;“吸吸哈哈”牌果冻有些已胀袋、漏水,货架周围散发出馊臭气味。
记者扮作“采购商”对质量问题提出质疑,这位批发商坦言:“进什么货要看小卖部开在哪里,城里有城里的货,农村有农村的货。”他承认,“问题食品”是专门供应农村市场的。
记者来到莱芜市官寺批发市场,发现这里假冒伪劣食品同样较多,一些批发商高声推荐“火爆鱼翅”、“燕窝麦片”等。记者调查发现,一包50袋的“火爆鱼翅” 批发价为16元,小卖部的零售价为25元,利润率超过50%。那么,批发市场“专供农村”的假劣食品,又是谁加工制作的?
3 食品厂家
杂物农药混入食品中
根据批发商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潍坊、莱芜等地制作假劣食品的“地下加工厂”。在潍坊,记者以批发商“推荐考察”为名进入一家“地下作坊”,看到女工们正用手将食品装入印有“奥森傲”、“好利友”的包装袋中,室内苍蝇飞来飞去,卫生条件恶劣。记者在这家作坊的角落发现一个塑料桶,闻上去有刺鼻气味。经询问后得知,这竟是农药“甲胺磷”。加工人员说:“甲胺磷能提升食品的口感,吸引顾客购买,只要控制好用量食用后就不会出问题。”
随后,记者又来到莱芜市一家生产油炸食品的小加工厂:一个个小“面疙瘩”随意散放在地上,大油锅里油已发黑,工人用铁锹从地上将沾有头发、污泥的“面疙瘩”铲起,放入油锅。经烹炸,工人将“面疙瘩”捞出后放在生满铁锈的容器内。待“面疙瘩”凉透,工人将辣椒粉及一些不知名的添加剂倒入容器,用手搅拌均匀后随后包装,再用简易封口机将包装袋封死。
“这些都是卖往农村小卖部,批发价2毛钱一包,很畅销。”该作坊老板说,“没人在意这些食品是咋生产出来的。”
4 监管部门
“人手不足管不过来”
根据一些“问题食品”标注的生产地址,记者发现,大多产自山东、河南。记者致电郑州一家生产“臭干子”的加工厂,其负责人说,产品大都销往河南、山东的农村地区,虽证件不全,但“产品质量绝对过硬,肯定吃不死人”。谈到利润,一家“问题食品”加工厂老板称,“三五个人一年赚个三四十万不成问题。”
当记者向当地工商、质检等部门反映“问题食品”时,其答复大都是有“苦衷”:由于人手不足,检测费用高、耗时长,基层监管部门无鉴定资质等问题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管不过来”。对此,莱芜、临沂一些群众表示不满:“假劣食品被农村孩子当零食,长期食用简直就是‘毒药’,严重危害孩子健康。”“部分‘问题食品’含有非法添加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祥忠等专家说,目前我国在城市形成较为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但在农村还存在大量“监管盲区”。
截至记者发稿时,“问题食品”在部分农村地区泛滥问题,已引起山东省委、省政府重视,正责成有关部门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认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