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中国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1 09: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美国知名趋势战略学家、《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日前在港表示,尽管中国一直面临诸多挑战,尽管海外“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但中国发展崛起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的增长潜力将继续爆发,他对此充满信心。
奈斯比特20日下午在港出席“2011如新大师趋势论坛”并担任主讲。他在论坛后的记者会上说,一直有人说中国经济不可能持续增长,甚至崩溃,但中国一直是这个中国,一样的领导层,一样的13亿人口,过去30多年实现高速增长,并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他说,尽管中国在城乡差距、腐败、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但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中国仍将持续往前走,保持增长。但是,在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人民币国际化等趋势上,中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现年82岁的奈斯比特因1982年创作《大趋势》一书闻名于世。这本预言世界发展趋势的书曾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两年之久。《大趋势》预测了网络的兴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
他从2000年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之后更与妻子在天津创立“奈斯比特中国研究所”。2009年夫妇二人创作《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从“解放思想”“纵向民主”“摸着石头过河”和“自由公平”等8个方面分析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奈斯比特认为,中国从一穷二白蜕变为全球第一大工业生产国,这个荣誉曾被美国占据了100多年,而欧盟各国正处于一种“相互保证的下滑”状态(或称“共同下滑”),因此中美两国关系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和经济的焦点,一切因素都表明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因此我们的观念要随之改变。在新趋势中,不论国家还是企业都要端正心态,以客观认知去迎接时代的转变。”他说。
(责任编辑:马常艳)
奈斯比特认为,西方社会应以事实为基础,而非出于情绪的角度来看待及评价中国,亦不能以西方视角衡量中国,否则非但无法了解中国,甚至造成很多误解。目前西方还在用旧的框架看中国,且带有很多负面情绪。他说,中国正用自己的模式构建未来,西方需要认知并接受这个事实。
他同时表示,中国了解西方,远比西方了解中国多,不过当中国人看待并评价西方时,同样应该考虑西方的视角和现实,同样不应带过多情绪。他认为,总体而言,当下欧美国家是“说教型”的社会,而中国是“学习型”社会。
奈斯比特认为,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与美国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但未来10年中国和美国将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并成为“相互竞争的对手”,但这种竞争不是“美苏争霸”时意识形态上的对抗,而是经济实力的较量。由于中美两国彼此不时因为经济议题而互相埋怨争吵,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已从上世纪的‘意识形态冷战’,转变为这个世纪的‘经济冷战’”。
奈斯比特建议,中美两国必须承认,两国均是负责任的国家,必须合作阻止最坏的事情发生。当世界经济面临困难时,主要经济体都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层,欧盟缺少这个因素,而美国由于两党政治游戏而变得复杂。
当日一同参加论坛的奈斯比特妻子桃乐丝也是全球知名的社会学者。她表示,西方国家看待世界的固有观念模式是“非对即错”,比如在政治体系中他们只认可西式民主,显然中国并不具备。
她说,中国正在发展一套新的社会经济体系,即建立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垂直式民主”,一套切合其自身历史及文化的中国式民主。桃乐丝认为,这种体系可以取精华、去糟粕,灵活地适应各种形势变化,也是中国模式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她说,如果将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比作公司治理,那么“美国公司”有一个总裁和两个董事,彼此激烈的斗争只为证明对方是错的;而“欧洲公司”没有总裁,却有几十个不同想法各自朝不同方向前进;“中国公司”有一个总裁,属下可能为意见不同而争执,但最终是为了达成一致,而且一旦有了决定,他们会朝一个方向共同努力。
奈斯比特夫妇透露,他们下一本著作将以成都为样本,关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分析中国解决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方式。这本书将于今年10月1日出版。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