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8万亿美元的关键是“含金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01:0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9日在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的商品。大约三个月之前,温家宝总理在英国皇家学会演讲时也曾作出同样的预计。在当前“阴云笼罩”的背景下,第一出口大国如此表态,无疑为世界经济注入了信心。
未来五年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年均超过1.6万亿美元,和2010年相比增长18.5%。对于中国来说,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非难事。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进口速度一直在加快,每年新增进口规模均接近或超过千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我国进口总额5.28万亿美元,年均增速16.1%。2010年实现进口1.3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8.7%。
不过,进口的量增并非“扩进口”战略的全部意图。将进口结构的调整与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并在此过程中实现顺差的减少,才是企求的终极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扩大进口正面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而这个调整的实现,既需要外部环境,也需要内在动能。
先说外部环境。美欧不愿放松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使得中国难以进口需要的产品和技术,此为最大阻碍。虽然在多次高层互访与会谈中,美国已经不止一次承诺放松对华出口管制,但至今未见其实质性的动作。美国商务部今年6月发布出口管制政策新规《战略贸易许可例外规定》,中国仍被排除在放松出口管制的名单之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买资源不如买技术的道理显而易见,但短期内很难看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管制放松。
再说内在动能。这些年中国进口最多的,一是能源、农产品,二是零部件和半成品。国际定价权上的“失语”使得中国这个进口大国一直面临“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的尴尬局面。此外,长期以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为主的格局,使得中国进口需求很大一部分由出口带动。一方面,这样的进口增长会被出口增长的部分抵消,难以起到减顺差的效果;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优势渐失正使得中国商品越来越贵,靠加工拼出口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扩进口”战略也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商务部最近越来越少提及“出口数量”,而更加看重进口和出口质量,这是可喜的转变。但今年从二季度开始持续下降的进口增速,却一再提醒我们“知易行难”的道理。一季度进口的超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价格上涨的因素,此外,政府年初大规模的海外商购也功不可没。当价格回落、大规模海外采购的短期刺激消失之时,内生动能不足的弊端就开始显现。
当然,达到预定的进口规模并不难,而且很可能会超过这个数字。但能否实现“扩进口”战略的真正意图,通过什么路径去实现这一战略,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是通过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海外商购来实现,还是通过企业设备更新技术进步的需求去实现?是继续资源与零部件进口的传统路径,还是将机械设备、高端消费品进口也纳入其间?这才是需要探究的问题,也是8万亿美元的“含金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