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积粮只为战寒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01:2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陈晶泽

  金元比联保本混合基金首募2.77亿元的事实还是没能唬住公募基金的发行步伐。

  沪上一小型基金公司销售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她最关注的就是新基金发行仍保持较快的规模,但是真正募集到的资金却令人很失望。

  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正在发行的基金投资类型一改前期侧重固定收益产品的现象,投资于指数以及股票方向的基金明显增加。其中,被动跟踪指数波动的ETF以及ETF联接基金就多达11只,发行这些产品的基金公司则有7家。投资于股票方向的股票型基金也有10只产品在发。

  “有总比没有好”

  沪上一大型基金公司销售总监表示,她所在的公司正在发行一款投资债券市场的基金,等这只产品募集结束后,9月份还会再分别发行一款ETF和ETF联接基金。她表示,这样的发行进度今年以来一直在持续。从年初到现在,她和她的团队一直都围绕新基金在转。虽然今年每只基金募集到的资金量并不大。“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因为你不发,你的竞争对手在发,那么你的规模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超越。”她向记者感慨,目前国内基金已经陷入这样的怪圈,即不论什么样规模的基金公司都在为规模而拼命,谁发得慢了,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超越。在略带疲倦的表情下,她流露出了对华夏基金的羡慕:“国内基金公司也就只剩下华夏基金可以半年不发新产品还能保持优势了。”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销售总监所在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在国内排名也靠前,但她却对记者坦承,不论是近几年的情况,还是今年的情况,公募基金确实很少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相反一味地规模扩张也确实在损害整个公募基金在普通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不过从公募基金的角度来说,又不得不这么去做。“基金公司都靠规模收取管理费吃饭。一是竞争压力,二是不趁着现在还能募集到钱赶紧募一些储存些过冬的粮食,等到真的有一天募不到钱了,急都来不及。”她也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

  盈利模式亟待转变

  事实上,在记者与多家基金公司销售总监沟通之后发现,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深知基金行业在募集资金与赚钱之间的这种反向关系。即募集资金容易时,往往是市场正在赚钱的时候,但一旦这时候募集的资金介入市场,往往都已经到了市场即将见顶时。而当募集资金出现困难时,则往往都是市场即将或已经见底时,这时候成立的基金往往都能赚钱。

  “这种关系国内基金公司心知肚明。但由于公募盈利模式的问题,公募基金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取向其实是相反的。”一位已经离开公募基金领域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公募基金与投资者利益取向相反的时候,公募基金管理者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自然会选择效率最高的发行方式,但这样对投资者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

  这位资深人士表示,要改变这种侵害投资者的现象,国内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就要进行彻底改变。

  但是这种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眼下,无论是哪种规模的基金公司,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少的需求,仍在为规模扩张而杀得你死我活。另一方面,在新基金不断发行的同时,老基金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在遭遇大面积的赎回。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根据基金公司季报披露,截至最新一季,在国内66家公募基金公司中,共有18家公司总规模环比出现萎缩,另有15家规模保持稳定,另有4家总规模环比增长不足10%。这种现象还是出现在上半年公募基金拼命发行新基金的背景之下。也就是说,对这37家公募基金公司来说,新增加的基金规模不足以(或难以)抵消老基金赎回对基金公司总规模的冲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