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存亡秘境:四川大熊猫的生活意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3 03: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罗文胜
探寻存亡秘境:四川大熊猫的生活意见
本报记者 罗文胜 四川报道
从距今约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时期走来,经更新世晚期气候剧变,剑齿象、巨貘等同时代动物群体灭绝,唯大熊猫历经地球千万年变迁而不替。
相对于不足百万年经历的人类,大熊猫这个看似柔弱的种族,究竟存有何种足以打破种群轮回的超能因子,给我们提供何种攸关存亡的生活意见?
人类问计大熊猫的机会,并非随时可得。按照全国第三次野生大熊猫数量调查显示,全球大熊猫野生种群1590余只,生存范围萎缩至中国川陕甘3省45县230余万公顷群山中,涉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凉山和秦岭六个山系,并被分割成近33个孤立小种群,最小种群不足10只大熊猫,尚未摆脱濒危态势。
为避免这个曾经强悍的物种走向衰败,我国建成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为重点的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发展体系。截至2010年6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289只,基本实现自我维持。
从野生到圈养,从数量到栖息面积,四川大熊猫都占据世界总量的七成以上。2011年8月1日至8月7日,跟随本报与上海大众全新帕萨特主办的“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四川站,记者从邛崃山山系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到岷山山系的广元市唐家河保护区、绵阳市王朗、余家山保护区,再到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圈养、野生两个层面,沿途观察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双重挤压,倾听其生活主张,探寻这个物种历800万年沉淀而来的生存密码。
熊猫栖息地的风云变幻
“山里的景观变化,可能给人更为直观的启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冉江洪称。近几年大熊猫栖息地封山育林力度很大,局部气候变化不彰,拿不到国家层面的科研经费,完整的、持续性的气候分析数据较少,一些市县给出的数据,和山里观测点数据并非一样,“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的现场访谈,有望弥合这种差距。
唐家河保护区与甘肃白水江和四川王朗、东阳沟、小河沟等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岷山北部大熊猫栖息地。志蓝观察团深入唐家河、王朗、余家山等多个主峰,时见植被退化迹象,气候端倪如草灰蛇线。
志蓝观察团起点雅安基地,终点成都基地,一头一尾,都有灿烂阳光,然而中段广元、绵阳山区考察,却是持续不断的阴雨,气温与平地迥异,难寻禽兽踪迹。
在唐家河多座岭峰,树木茂盛,沟溪水相良好,但国家高级摄影师、广元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建新告诉我们,和前几年不同,保护区低矮草木死了很多,特别是3500、3600米海拔的植被,退化得非常迅速。此时虽是八月开花时节,但观察团依然在山涧沿边看到连片枯黄草木,野花依稀,仅是星点点缀。
王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仕伟告诉记者,全球气候变化是个大尺度。具体到平武县,近几年气温较低,时值盛夏,岷山主峰依然见雪;不过,王朗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明显出现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转移趋势,应该是气温抬升的征兆。
四川境内大熊猫栖息地,包括邛崃山系、凉山山系、岷山山系和大、小相岭。四川省气象局一份名为《气候变化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及区划研究》的内部报告称,近50年来,上述山系年平均气温普遍呈增暖趋势, 这个趋势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以突变形式升温,其中凉山山系最为明显,温度上升了0.9℃。
竹子异变的背后
如果说气候变化的数据微量,尚未给人以明显感知的话,保护区内糙花箭竹、缺苞箭竹、青川箭竹、巴山木竹4种大熊猫主食分布生长的异变,则开始让局内人警觉。
“冷热乱季,征兆落到竹子上。”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马文虎告诉记者。
7月份,马曾陪同专家学者,到一山之隔的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2周的野外考查,居然看到了数量不少的竹子开花。
竹子的生存周期一般为60年,花开接下来就是竹子的死亡。上一次大面积竹子开花在1981-1982年之间,现在过了近30年,按理说应该是茂盛期。唐家河也没有出现竹子开花的现象,那么白水江的态势“令人困惑”。
与保护区升温并存的气候征象,是降雨量、日照、相对湿度的异变。按照四川省气象局的内部报告,就年降水量变化趋势而言,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年降水量大部有所增多,大相岭呈减少趋势;岷山和邛崃山系降水量减少的程度最为严重,分别为34.6mm/10a和20.3mm/10a。
日照方面,近50年里,栖息地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大小相岭减少的速度为34h/10a;相对湿度方面,大熊猫栖息地年变动幅度在5%-9%,过去50年里各区域相对湿度略微减少,近几年则下降趋势显著,凉山分布区递减速率最大,为0.0483%/a。
“气候的微小变化,大熊猫已经充分感知。”冉江洪称。大熊猫栖息地分布目前正发生“自然调整”,人类予以感知的手段是通过大熊猫主食竹的分布状况来推测其分布状况。在这个基础上,选取年平均温度(与生长关系密切的主要热量指标)、全年≥10℃积温(反映生长季节热量状况指标)、年降雨量(表示生长季节水湿状况指标),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分为适宜区(20600平方公里,分布在37个县域)、次适宜区(42000平方公里,分布在40个县域)、其它区域(面积约62800平方公里)三类。
四川省气象局研究表明,根据不同情景下大熊猫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结果,取变化的最大值,今后20年(至2030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区域年平均气温升高1℃,年降水量增加2%;50年后(至2060年),栖息区域年平均气温升高2.3℃,年降水量增加6%。
气温升高2℃,意味着什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科研部研究人员李仁贵掌握一项经验数据。
2008年“5·12”地震毁损卧龙基地,该基地大熊猫往全国各地疏散,其中雅安碧峰峡基地承接其中60多只。研究人员很快就发现,这60多只大熊猫的生理属性明显受到温差影响。
卧龙基地气温比碧峰峡基地平均低了2摄氏度,到了夏天,舒适度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在卧龙基地时,大熊猫发情期在3-4月,表现出很明显的情欲表征;转移到碧峰峡基地后,同一批大熊猫发情期普遍提前到2月,而且情欲表征极不明显,其内在状态已难以通过经验目测,唯有采用激素监控仪器予以确定。
和人类一样,在情欲表征不明的情况下实施自然交配,大熊猫受孕质量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据李仁贵初步测算,2摄氏度的温差,可能让大熊猫繁殖几率下降一半。
人类干扰因素的正反面解说
“动物遇见率超过90%。”唐家河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谌利民告诉本报记者。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狭谷地带,数百万年来,仅有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受冰川部分侵袭,广大河谷地带未受影响,成为世上罕见的古老生物群落避难所,“是当前国内遇见率最高的保护区”。
正因为如此,该区域脊椎动物有300余种,包括大熊猫在内的5种一级保护动物,17种二级保护动物,3种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
然而,就在这个号称“最高频遇见率”的保护区,志蓝观察团却大失所望。
8月3日,观察团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摩天岭、四角湾、毛香坝等7个动物多遇区域探寻,白天不见动物踪影,选择晚上十点前往,仅拍到山猪一头;次日前往海拔3000米的第二主峰大草堂,也仅拍到果子狸一只、野鸡数只。
虽有下雨因素,但观察团如此低的遇见率也让邓建新颇感意外。邓担任唐家河保护区专职摄影师已有12年,他告诉记者,大草堂属核心区,前几年随处可见上百头羚牛,动物密集程度极大。
如此低的动物遇见率,与人类在这一地区日渐频繁的活动不无关系。
邓建新说,人在山头抽一支烟,可以让两千米直径范围的动物退避,因此,把动物高遇见率作为唐家河旅游开发的卖点和依据,从纯商业角度看也必亏无疑,这就是所谓“人类进一步,熊猫退十丈”。
但唐家河的旅游开发已然提上日程。唐家河生态旅游今年五月启动以后,登顶时间已经从原来的两天缩短为三个小时。7月份,成都大熊猫基地与唐家河保护区就落实旅游合作协议达成共识,将成都基地部分深度游高端线路延伸到唐家河。
邓建新透露,已经有政府领导提出,考虑要在大草堂建直升机场,搞登山索道。
“保护生态,不是保护原生态。”唐家河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谌利民另有观点。谌告诉记者,缆车、机场这类说法,更多是一种宣传概念,如果进入实际操作,还会受到很强的生态政策制约,“保护和发展,应该是一个动态平衡。”
事实上,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一直在为生态付出代价。早在1986年,保护区内65户、301人被迁出保护区,成为一个没有居民居住的封闭式保护区;同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将总面积60.75%约2.43万公顷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旅游开发;将总面积14.27%约0.45万公顷划为实验区,
尝试运作专业性旅游活动;另外1.119万公顷是缓冲区。
“我们经营的,是一种苦心但快乐的小规模生态旅游。”谌利民说,唐家河开展旅游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更大的旅游收入,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更加灵活的保护方式,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给当地居民一条出路,真正实现保护区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存。
谌利民介绍,唐家河根据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效果和调控效率,随时对生态旅游游客实施容量控制和动态管理。比如野牛岭、白熊坪探险体验型生态旅游区,如果野生动物遇见率降低30%-50%,生态旅游线路地表植被和土壤破坏率达3%-5%,则调减探险体验型生态旅游游客容量50%;如果遇见率降低超过70%,破坏率超过7%,野生动植物群落和自然生态系统出现逆向演替趋势,则关闭探险体验型生态旅游区。
伞物种价值
“野生环境受到的挑战,不容回避。”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保护大熊猫,意义不在于一个动物种类的保护,而是牵涉到栖息地整个体系的保护。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四川被定位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降初认为,大熊猫就像一把伞杆,保住其栖息地,就保住其他物种,进而保住人类的自然生存源头,达成中央对四川的定位目标,“我们把这种物种叫做伞物种或旗舰物种”。
降初说,从伞物种宏观价值衡量,很有必要通过人工手段,对大熊猫族群深度介入,通过抢救性保护,维持住足够的熊猫基因,最终是想对野外种群的生态补充,“熊猫的前途在野外。”
如果把保护熊猫的目的,定位为保护以熊猫为代表的整个生态系统,那么,人工圈养的价值正将面临重新评估。
在碧峰峡基地,记者随团与圈养熊猫近距离接触。一只叫“小优”的2岁小熊猫,呆在一棵树上晒太阳,到了午餐时间,任凭饲养员声声呼唤,就是懒着不下来;其他几只熊猫被抱着喂食,吃得慢条斯理,时不时打翻奶盘,引起游人一阵阵欢笑。
“笨拙被看成可爱,但这并不是正常行为。”饲养员张亚辉告诉记者。但如果是野外熊猫,进食时主动得多,行走极为敏捷,攀爬和辨别方向技能明显,而且皮毛长得好,比较干净、怕人;容易形成刻板行为,诸如原地打转等。为了减少这种行为,不得不人为设计“丰富的”生活环境,比如圆筒、吊床、麻袋等等。
张亚辉介绍,熊猫吃竹子但只消化竹节的绿皮和竹叶部分,排除的粪便是一节节排放整齐的竹节。竹纤维最利于消化、清除肠毒,竹叶和竹皮含有丰富的营养。
除了竹类食品外,基地配置的熊猫食物还有牛奶、窝窝头等。牛奶里面有特别添加;窝窝头由竹粉、大米粉、玉米粉、黄豆粉和鸡蛋搅拌在一起。人类吃了这些东西,据说可以“迅速获得相扑高手的身材”。
熊猫适应地球漫长变更,由食荤而食素、食肉改食竹,一些专家已着手对此展开研究,以求获得调整人类食物链的启示。
生命密码探寻
圈养熊猫生殖模式和野外大异,是否会导致更深远的生态变化尚未可知。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管部袁博告诉记者,野外熊猫2-3年发情一次,3-5年一个受孕期,母婴孵育1-2年,这种间隔有一定的基因选择理由。到了基地,为了保持母熊猫每年一次发情,提高其受孕频率,通过人工干预,将幼崽半年分开,为它们找个奶妈。这样,三四只小熊和一个母熊生活在一起,而其他熊妈妈则恢复单身状态。
这种人为提高受孕频率的做法,常常出现反弹。袁博举例,一只叫做玲玲的雌性熊猫,2006年到成都基地时,和几乎所有雄性都能进行本交,但到了第二年,明显厌烦了本交行为。
当然,这难不倒人类智慧。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全面攻克了长期制约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的繁育中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及育幼成活难这三大难关,并采用 “种群的基因组成多元化”方法,避免种群基因类型单一化。截至2010年底,研究中心共繁殖大熊猫114胎173仔,成活152只,圈养种群数量由1991年的10只发展到了今天的164只,约占全世界圈养总数的60%,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和最有活力的大熊猫人工饲养种群。
这种逆着自然性态、加进诸多人为因子,兼顾优生优育和扩张数量的手法,是否存在遗传问题也未可知。
第三个是熊猫领土控制背后,存在事关种群与环境某种合理的神秘联动。袁博称,熊猫很聪明,“512”地震来临前,懂得往高海拔走,对新环境自然选择强,而且是独居动物,只有在发情期才临时聚合。
具有这种“林间隐士”特点的动物很多,但是,对领地选择的苛刻度,以熊猫为最。由于过于强调领地半径,熊猫拉开生存距离,这在保持合理食源半径的同时,也抑制了熊猫数量的扩张。这种自我抑制繁殖的特点,和它保持800万年生存之间有何种律动,还是个未解之谜。
研究表明,大熊猫的最大环境容纳密度3.03只/平方公里。这说明,熊猫对栖息地的生存承载量有一种本能的认知。如果超出承载,就自动跑出去或减少生育,本能地做出种群自我抑制选择,以和环境取得协调。
相形之下,基地熊猫成群生存的状态,已脱离该物种的生存规律。在袁博看来,目前正在运作的野外放生,一要对圈养与野生的熊猫基因进行探测甄别,避免影响遗传多样性;二要考虑栖息地熊猫生存半径问题,不要单纯追求野化数量。
“大熊猫800万年形成的生存密码,很多值得我们探讨。”降初称,作为大自然保留给人类的一个观测世界的最古老的标本,大熊猫的真正价值,目前尚未全知,但对人类的贡献肯定会远远超过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