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中国必须跳出“斯蒂格利茨怪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3 13: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3日讯 美债危机虽得以缓解,但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主,外储问题也一直是关注和被讨论的对象。据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当前中国对外负债(FDI)的回报率远高于对外资产(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对此经济学者张茉楠表示,这凸显出我国“负债高成本、资产低收益”的窘境。“美国是具有正财富收益的债务国,而中国是具有负财富收益的债权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边际收益率低的中国反而成为美国资本的供给者。”由此看来,债务或债权并非是一国金融话语权的决定因素。文章表示,中国成为真正的债权大国的路途还十分遥远。
从收益率上看,中国已经陷入了“斯蒂格利茨怪圈”。即新兴市场国家将本国企业的贸易盈余转变成官方外储,并通过购买收益率很低的美债回流美资本市场。而美国在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大规模接受这些“商品美元”,将其投资在高成长的新兴市场获取高额回报。文章指出,这是一种失衡的国际资本循环方式,反映出全球金融分工体系严重失衡的局面。
“作为不成熟的债权国,中国无法以其自身货币进行放贷。因此,大量贸易顺差带来的是货币不匹配和储备资产贬值的风险。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美国,债务不但没有对其形成制约,反而成为美国维持金融霸权的工具。”
文章指出,“中国要扭转被动的‘负债权国’地位,须加快金融改革,加强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地位,同时需要进一步改变外储的资产负债配置结构,变对美债投资为对美实体经济投资,提升经济金融竞争力,增强国民财富效应,才能提升债权大国地位。”
名词解释:
“斯蒂格利茨怪圈”: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关于亚洲国家和美国之间资本流动的奇特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亚洲国家将本国企业的贸易盈余转变成官方外汇储备,并通过购买收益率很低的美国国债投资到美国资本市场;美国在贸易逆差的情况下大规模接受这些“亚洲美元”,然后又以证券组合投资、对冲基金等形式将这些亚洲美元投资在以亚洲为代表的高成长新兴市场获取高额回报。也就是说,亚洲国家资金流入美国获得低收益,美国资金流入亚洲国家获得高收益,这是亚洲国家和美国双方投资收益的不对称现象。
原文地址:
http://sicmonan.blog.163.com/blog/static/1376529982011722105716596/?newFollowBlog
作者介绍: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经济学博士后。
更多精彩请见《财经名博秀》
(责任编辑: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