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照片悬浮的背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1:2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据《大河报》8月23日报道,最近,一网友浏览河南省嵩县旅游网一则新闻,发现照片上的领导不但飞在山顶,而且光影也不对。记者致电嵩县旅游局办公室后,工作人员很快撤掉了该张照片。另据大河网8月23日报道,当天,嵩县旅游局和嵩县白云山管理局网络管理中心当事工作人员对“悬浮照”进行了解释说明,并向网友致歉。

  前有四川会理县领导“悬浮”视察公路、山西寿阳县领导“悬浮”看望他人、山西沁源县领导观看销毁“悬浮”的假酒,如今又爆出嵩县这一事件。短时间内,这么多领导涉身“悬浮”照片中,虽然总有下级单位相关人员出来承认“自作聪明”,但笔者认为,这显然不是仅用下属“好心办坏事”就能解释的。

  河南嵩县的当事人说自己“违背了新闻照片真实性原则”,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领导干部参与活动的“真实性”是怎样的?其实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原则。

  遗憾的是,几起“悬浮”事件发生之后,似乎都没有人反思过这个问题——几起事件的当事人都在强调领导确实参与了相关活动,都在强调自己是为了画面更“美好”而进行了拼接,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认识到,照片必须表现领导参加活动时的真实状态,而不是想当然的状态,其为领导“涂脂抹粉”,事实上是在给领导“抹黑”。

  我们看到,河南嵩县的“悬浮”照片是2009年7月挂出来的,迄今已经两年有余。当时,“李县长带领旅游局和白云山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前往考察”,队伍不说浩浩荡荡,起码当地旅游局和白云山管理局有多名人员参与其中,然而,领导“运动服改为正装”反差如此巨大的“悬浮”照片,却一直悬挂在当地旅游网上。要说没人看出其中问题,那没人信,只不过大家发现问题后也没当回事而已。

  这是一个大问题。笔者以为,如今不少地方的官场土壤,领导本就没有扎根下去,本就是高高在上、“浮”在空中。唯其如此,下属才会大胆投其所好去完善光辉形象,大家才会对“悬浮”的照片视而不见。

  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领导干部不改变自己在下属心目中这种“悬浮”状态,“悬浮”照片就会层出不穷;而“悬浮”照片此起彼伏,则领导干部在民众心目中就会愈发“悬浮”,离百姓越来越远。

  所以说,“悬浮”照片的一再出现,仅仅怪在下属头上是不够的。事实上,要想“悬浮”照片不再四处开花,需要领导干部们从“悬浮”的状态中走下来。(李辉,广西南宁)插图/刘飞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