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模式是否可以复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1:5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见习记者 刘可
在这次研讨会上,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在发言中提到一个民营企业的典型转型案例:吉利集团的李书福由制造摩托车零件起家,成功转型汽车制造业。没想到这个案例引起了许多企业家的极大兴趣,会后,吉林修正药业股份公司董事长修涞贵、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荣明和天域度假酒店的董事长李冰,代表各自企业不同领域的经营经验,就此话题进行了圆桌会议,三方会谈气氛热烈。
品牌经营不容易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套用‘李书福模式’,企业应该做好自己的产品定位,产品相近的转型容易些,但要做好品牌经营就难了点。”张荣明这样说。
结合爱慕这些年的经营方针,张荣明觉得李书福只是个案,“他的转型和升级其实是被市场逼出来的。吉利是为了改掉给人一贯的‘低端感’印象,所以去收购了沃尔沃。”
修涞贵则认为,企业不应该盲目转型。“认清企业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非常重要。”修涞贵觉得,李书福的“华丽转身”其实也是在相似行业领域进行的转型,不能放弃通过长期积累、已经有了很多年的成功经营,突然跨行业跳到其它领域。“企业的发展规律都是由低端到高端,李书福模式是许多企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也是一个必然规律。”李冰说。“天域从三亚开到长白山,南北跨度这么大,经营模式完全不同,这是企业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型。”李冰多年来的成功经营让他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品牌的经营需要不断的突破,他认为“李书福模式”其实代表了很多企业“求新求发展”的共性。
“不熟不做”和跨领域挑战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赞同“李书福模式”的李冰,还是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经验之谈,持有不同意见的张荣明和修涞贵,都是“非专业”出身。从自身的“非专业”转到自己经营品牌的“专业”,他们自身就是意义特殊的转型。
修正药业的修涞贵虽然巧妙用姓氏命名自己的企业,似乎“行家出身”,其实他的专业是法律,还做过警察,上过第一线。后来收购了一家快要倒闭的小药厂,把修正药业做到了今天的规模。
谈到自身转型的原因,修涞贵总结了四个字:与“势”俱进。他认为,企业的经营中,“眼光很重要”。他觉得看似不相关的司法和制药其实是有深层次联系的,都是“救人、治人”。他谨遵行业里的一句老话:不熟不做。
张荣明十分赞同修涞贵的“与势俱进”。作为一家成功的高品质时尚内衣定制企业,对市场瞬息万变的把控显然需要爱慕去做更多功课。张荣明说,“不熟不做”虽然是行规,但“抓住商机”更是关键。冶金和制衣业“都是创造”。怀揣创业理想,张荣明一手打造了“爱慕”,并将这个品牌做得有声有色。
创办天域度假酒店的李冰是地理学和经济学出身。在他看来,造成现在企业家“非科班”出身是有原因的。目前民营企业处于一个“断层”阶段,民营经济的兴起也就是近20年间,这就造就了多数企业家并非本企业的行家和专家,“李书福模式”就是最明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