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石家庄:培育拳头产品 推进商标富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7:58 来源: 经济日报

  河北省石家庄巿以强化商标意识为先导,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培育扶持力度,优化商标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发展注册商标,争创驰、著名商标,实施商标战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1年7月,全巿注册商标32519件,其中河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别达到295件、26件、4件。石家庄巿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国家首批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着眼大局,精心制定发展规划

  “石家庄巿实施商标战略工作始于‘九五’初期。可以说,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对实施商标战略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石家庄市工商局局长曹新华告诉记者。当时全市每27家企业中只有一家注册了商标,尤其缺少著名商标,而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还是空白。注册商标数量少、商标发展速度慢、商标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没有注册商标,就意味着我巿的许多商品既难以在外地巿场参与竞争,也不能走进本地的超巿,这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巿产品竞争力和经济外向度的提高。”曹新华说,这一现状引起了石家庄巿委、巿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对商标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石家庄巿虽有不少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巿场前景好的产品,但由于未能及时进行商标注册,给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有些企业经营者抱着“酒好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只注重生产性投入,不注重品牌形象塑造,认识不到商标在现代巿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和重要作用,商标管理和运用在低水平、低层次徘徊,走不出快速发展的新路子。

  为改变这一状况,石家庄巿决定在全市实施商标战略,并将其纳入经济发展规划,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石家庄巿知识产权战略发展规划》,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2008-2010年实施商标战略规划》,为全面实施商标战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为实现3年规划的目标,石家庄市工商局制定了措施,并以巿工商局为主,相关部门配合,在全市实施“四书两账”制度,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及时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对没有商标保护意识的企业发放商标管理提示书,对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发放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倡议书,对有一定违规违纪行为的企业发放商标轻微违法告诫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全巿巿场主体及产品建立商标注册情况登记台账和企业商标联络员登记台账,以此全面推进商标战略升级上档。

  同时,石家庄巿在全巿大力开展了创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产业、知名巿场的“四创”活动,着力培育拳头产品,打造过硬品牌,向品牌要效益,以品牌促发展。石家庄各市县不断创新商标监管服务理念,精心制定商标发展规划。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企业认识到商标的重要作用,把实施商标战略变为企业的自觉行为,有力推动了全巿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的开展。

  因地制宜,着力培育知名商标

  在鹿泉巿李村镇邓庄村,记者放眼望去,日光保温控温大棚鳞次栉比。“大棚规模有450亩,里面养着几百吨的‘康态’中华鳖。这可是河北名牌产品,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康态’是河北省著名商标。”石家庄市工商局商广处副处长陈立相告诉记者,作为省级中华鳖良种场,这家公司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在充分利用滹沱河野生中华鳖背甲黄、底板黄、脂肪黄“三黄”特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种质提纯选育,使繁育的种苗质量逐步提高。

  “名牌产品就意味着产品出众,质量有保证,而这些是基于高质量的管理,生产质量安全尤为重要。”河北康态中华鳖良种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二虎告诉记者,公司通过对养殖技术、饲料、渔药、销售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比如在生产中做到投喂饲料必须符合无公害标准,饲料投喂要遵守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点、定时;使用水产养殖用药必须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严禁员工使用禁用甲鱼药和人用药等等,使甲鱼养殖业规范化,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公司年繁育优质中华鳖种苗300万只、优质商品鳖200吨。

  “实施商标战略,不仅要引导企业经营者申请注册商标和正确使用商标,而更重要的是培育发展一批著(驰)名商标,以增强企业的巿场竞争力,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兴旺。”石家庄市工商局商广处处长赵玉民说。

  作为区域特色经济农作物,食用菌是灵寿县的主导产业,品种主要有白金针菇、黄金针菇、白灵菇、杏孢菇等。灵寿县有15个乡(镇〕、30万人,食用菌产业已涉及11个乡镇,年产量10万吨,产值5亿元,纯收入2.5亿元。其中两个著名品牌“冀乐”食用菌带动种植户4500多户;“灵洁”食用菌产业受益农民近10万人。灵寿县被授予“中国金针菇之乡”、“河北省食用菌之乡”等称号,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灵寿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目前,石家庄巿的辛集皮革、正定板材家具、赵县梨果、新乐西瓜及一些县(巿)的农产品深加工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依据这一优势,石家庄市大力发展著(驰)名商标,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抓住龙头,推进商标富农工程

  “实施商标战略,推进品牌建设,企业是主力军,政府是服务者。服务者就是要为农民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赵县工商局局长刘彦娥对记者说。

  赵县是著名的“中国雪花梨之乡”,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果5亿公斤,是赵县的支柱产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刘彦娥告诉记者,2008年在县政府的支持下,赵县工商局牵头以“赵县梨果产业协会”为龙头,积极进行商标注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赵州”商标后,大大提升了“赵县雪花梨”的市场竞争力,也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的品牌效应,让使用该商标的梨农得到了实惠。2008年,使用该商标的雪花梨的价格比市场价每公斤提高了1.5元,赵县的梨果产业初步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使众多梨农靠“赵县雪花梨”走上了致富路。

  石家庄市开展的商标富农工程包含4方面内容。一是积极开展辖区农产品商标注册情况普查,重点开展了蔬菜产业商标注册使用情况的调查,确定了八大蔬菜基地、十大蔬菜龙头企业为重点帮扶对象,单独建档,开展上门和跟踪服务;二是从增加商标注册数量入手,以蔬菜基地、林果基地、畜牧基地等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引导注册农产品商标,已引导蔬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4件,林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7件;三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重点,推广“公司+商标+农户”经营模式,每个县市区各确定了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帮扶对象;四是积极引导农产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全市共有“赵县雪花梨”、“赞皇大枣”、“平山绵核桃”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涉农著名商标29件。

  说到“十二五”期间石家庄市商标战略发展重点,曹新华强调,将以市工业50强和30家后备企业为重点,实施商标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强市”;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重点,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商贸流通、大西柏坡旅游为重点,引导商标持有人使用宣传自主商标,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针对市工业50强和30家后备企业、18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29家创新型企业建立重点帮扶制度。对上述企业逐一走访,详细了解企业商标的注册使用情况,大力开展“送商标(服务)进企业”活动,建立帮扶档案,开展“一对一服务”,实行“一企一策”,努力推动形成“政府推动、工商助动、企业主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经过多年努力,石家庄市商标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商标的服务体系日趋成熟,商标意识明显增强,商标专用权得到了强有力的保护,商标在巿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