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争分夺秒200天——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16:12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2008年5月,正是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在各省市相继启动的时段。当时,四川省在全力抗震救灾,无暇他顾,直到一年之后,在依然严峻的地灾形势下,四川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克服重重困难,为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勇敢担当!

  震区迎难而上启动核查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在各省(区、市)相继启动之时的四川,正经历着撕心裂体之痛,抗震救灾己是压倒一切的燃眉之急。全省的地勘和测量队伍,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兄弟单位的同行们,踏着余震的颤动,为了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给群众带来新的危害,冒着生命危险,奔走在灾区每一个地质环境脆弱的地方。救灾、防止次生灾害和灾后重建,成了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除此之外,四川已无暇他顾。

  转眼之间,时光己进入2009年6月,震区的灾后重建己初见眉目。6月15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果断决定全面启动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此时,距离国土资源部要求2009年12月底结束全部野外实测工作的时间只剩下6个半月,但需要实地核查的矿业权却有近万个。在这短短不到200天时间里,要完成资金筹措、组织队伍、培训人员、野外实测一系列工作,实在是紧张万分。

  作为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的组织者,四川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重重困难面前没有退缩,他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与参与实地核查的各支兄弟队伍一起,密锣紧鼓地开始了行动。

  三个人挑起技术支撑重担

  震后矿业权实地核查的技术支撑工作,省厅决定由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承担。交给他们的任务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指南与技术要求》,负责全省矿业权数据清理,确定实地核查基本数据,指导各市(州)开展实地核查;负责质量监督、实地核查成果验收、成果料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及更新全省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数据库,编制全省实地核查工作成果及总结报告等工作。

  承担如此繁重任务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由于震后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只能抽出3人。而2010年5月后,因其中一人被省厅派遣赴阆中挂职,只剩下2人。这也许是全国最小的“省级技术支撑单位”了。

  省规划院负责具体工作的是地矿室主任李发斌,他毕业于兰州大学,是中科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硕士,而后又成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博士,今年刚过不惑之年, 专业知识十分丰富。他的助手景明和方坤都是80后,分别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前前后后,就这么3个人,硬是咬牙挑起了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组织协调的重担。

  经费的申请和管理、培训和各种有关会议的组织,文件起草、工作月报报送、核查简报编写,市、县核查单位的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监督检查……此外,还有地矿室的本职业务要穿插兼顾,如矿产资源规划、县(市)地灾调查与区划、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等,3个人每天都像上紧的发条,在加速运转。“5+2”、“白加黑”是常态,不能回家是家常便饭,以至于李发斌的老母亲最后也只好无奈地表示:“以后不能回家就不用给我说了,能回家时再告诉一声,好给你准备饭。”可李发斌说:“我们这点辛苦算什么?负责震区实地核查的队伍那才真叫辛苦呢!岂止是辛苦?每分钟都是在用生命挑战困难,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压倒一切的勇气,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

  用生命和责任追赶工期

  德阳市的什邡、绵竹在全省180个县市区中,震前综合经济实力均连续多年名列前茅。两市又同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受损十分惨重,是震区10个极重灾县之一。由于灾情极为严重,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市、县财政捉襟见肘,腾出资金支持矿业权实地核查十分困难。矿业权人震后目睹山河破碎,对身处断裂带上的矿山能否继续开采疑虑重重,失去信心,对矿业权实地核查冷眼相对,面若冰霜。加之龙门山地槽边缘坳陷带中南段之什邡——绵竹复式褶皱带,虽然给什邡和绵竹留下了二迭系石灰岩山体和深逾千米的大峡谷等地质奇观,地质作用造化了雄奇的险峰、峰林、断崖、峡谷及冰川遗貌,然而这些地貌却又给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灾区的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可谓山重水复。但是,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41队和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却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甘愿承担零利润的压力,毅然挑起了什邡和绵竹矿业权实地核查的重担。

  作为一支专业地质勘查队伍,141队震后已经承担了大量的地灾巡排查和地灾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等工作,在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为了完成什邡市的矿业权实地核查,仍然抽调了一批技术精湛、思想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实地核查项目部,深入什邡山区进行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

  此次实地核查地点均在大山深处,受灾情况尤其严重,大面积的山体滑坡,随时可能袭来的泥石流和山洪不仅让实地核查工作步履维艰,更时刻威胁着核查工作人员的生命与安全。震后交通断绝,只能背着仪器步行,头上是松动错位的巨石,脚下是坎坷不平的碎石小道,身边是枝条横斜的刺丛,每到一个工作地点,都要在非常险恶、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环境中走上六七个小时。

  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物资缺乏。往深山里运粮食和饮用水十分困难,在最艰苦的时候,缺粮断水是常事。但大家充分发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同吃同住,合理分配补给,以惊人的毅力支撑了过来,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实地核查任务。

  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承担了绵竹市的实地核查任务。他们同样是每天都以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争分夺秒地加速工作。一次,一个作业组在清平乡一把刀附近进行测量,忽然发生了余震,身边的山体上石头哗哗地往下滚落,一块碗大的石头“砰”地砸在了作业车的顶棚上,所幸人员都有惊无险。还有一次测一个地下矿山,为了当天干完工作,早上9时就下井。井下巷道弯弯曲曲,由于震后一年多没有开采,支撑松动,危石高悬,每走一步都需要仔细观察;坑道坑坑洼洼,许多地方积水,冰凉刺滑,不知深浅,走在里面,如行鬼城。那天也遭遇了余震,地面晃动,顶板直掉石头。但大家依然坚持测完, 到下午6时多才上来,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大家又累又饿,才想起整整一天,竟然没顾上吃一口东西。

  正是这些同志的艰辛付出,使四川省的实地核查工作全面启动虽然晚于全国一年,却依然按时完成了全部任务,谱写了一曲天崩地裂后的实地核查壮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