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宋楚瑜参选看国民党内斗文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王义伟

  前几天应凤凰卫视之邀参加了一虎一席谈栏目的录制,讨论的题目是宋楚瑜参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会不会撼动双英格局。说实话,宋楚瑜无论是参选、还是有意参选,都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的概念中,宋和他的亲民党,已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了。假如他真的参选,这是他的最后一战。

  有一个话题是我引起来的(节目播出的时候被删掉了),我说,亲民党自从成立至今,只有宋一个党主席,这是一个人的政党,不正常。同在现场的嘉宾、来自台湾新党的侯冠群对我的发言作了补充,他说,宋成立亲民党的惟一目的,就是为了参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

  这几天,宋楚瑜又发话了,他将马英九比作中看不中用的波斯猫,以此看来,宋对参选还是念念不忘的。

  个人认为,宋楚瑜当年和李登辉情同父子、后来反目成仇,他和马英九曾经肝胆相照、曾经当众下跪恳求台北市民选举马英九当市长,现在则明里暗里讽刺马英九,他曾是国民党的大将,后来反出国民党成立亲民党,这一切,体现的都是国民党的内斗文化,诚如著名文化学者南方朔指出的,国民党有根深蒂固的内斗基因。

  而国民党的内斗基因,其根源是中国特有的专制文化。根据南方朔先生的介绍,德裔美籍思想家魏特夫(KarlA.Wittfogel)曾著有《东方专制主义》一书,对此有专门的论述。

  魏特夫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统治者,因为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只敢任用自己信任的人和听话的人,这些人多是庸才。一个皇帝,智商再低,他由以前的历史也知道,百姓痛恨他们,随时可能造反;而有能力的权臣勇将又有可能篡位谋反。因此,不是平庸的亲信家奴,他们根本不敢用。中国古代只要换皇帝,一定要把重臣驱逐,换上一批亲信,其道理就在此。当权者身边没有一堆亲信,他们简直就不会做事。这种朝廷文化,只在出了很有自信的统治者才会被打破,多半的时代则是庸碌当道。

  二、对官吏而言,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生存,自然要拉帮结派,互相照顾帮忙。而统治者也乐得天天搞这种拉一派打一派的游戏。当老板决定要打哪一派,绝对会有一堆人抢着效忠,将对方往死里整。在中国专制官场里,官吏们产生不出和衷共济的公共伦理,只有尔虞我诈的恶斗文化。

  三、专制文化里,统治者没有长远的国家发展规划,一切问题全都看情况而定;统治者经常随心所欲,意见的分歧往往演变成残酷的权力斗争。这种斗争既无底线,也缺乏逻辑,更无助于国家发展方向的厘清,不能促成长远的进步。这乃是中国长期停滞落伍的主因。

  具体到现在,南方朔认为,今天的国民党,大恶斗的时代又告到来,特别是上意一旦授意发动,这种恶斗就格外扩大。今天的台湾虽然号称已到了民主时代,但政治的运作仍然是东方专制主义的那种深层逻辑,有权者仍然要以忠贞为惟一的指标,建构出忠于一人一姓的亲信结构。国民党昔日搞东方专制主义,把版图愈搞愈小,最后是1949江山变色,谁又知道现在扩大的内斗再起。看着那些斗得十分带劲的虾兵蟹将,不知道是不是又要再演1949的旧戏。

  在笔者看来,南方朔所痛恨的国民党的内斗,也应该包括宋楚瑜和马英九的明争暗斗,而他所担心的1949历史重演,也不是没有可能。

  民进党也有内斗,也很激烈,但,民进党的内斗至少有两点和国民党有所不同:第一,民进党的内斗一旦决出胜负,失败者都是愿赌服输,甚至甘做胜利者的马前卒。这是国民党做不到的;第二,民进党的内斗,是有底线、有规则的,不像国民党那样深不可测,不可捉摸。

  回到此次大选,如果宋楚瑜执意参选,万一马英九操作失当,渔翁得利的情况真的有可能出现。所以,国民党方面急了,在笔者参加的节目录制现场,国民党的支持者就诚恳地呼吁宋楚瑜和马英九见一面。对此,亲民党的发言人回应说,相见不如不见。

  这就是权术,高深的权术。

  其实,见一面又如何,谁还能把谁吃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