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亿A股短融券承销图谱: 18银行垄断 券商覆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03:1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熊凯
1292亿A股短融券承销图谱: 18银行垄断 券商覆没
本报记者 熊凯 北京报道
股市低迷,上市公司债权融资大行其道。
8月24日,深圳机场(000089.SZ)发布关于发行3亿元短期融资券获得核准的公告。
同日,惠天热电(000692.SZ)发布2011年度第二期2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的提示性公告,此前,惠天热电已于今年2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亿元短期融资券。
这只是一个缩影。
据本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计120余家A股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总金额高达1300亿元以上,10多家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百亿元左右的中期票据。
此外,今年截至8月24日,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总额为731亿元,而去年全年,这一数字仅为511.5亿元。
“现在市场低迷,股权融资势必不划算,监管层也鼓励我们发债融资。”8月24日,某大型上市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无疑是机构债券承销部门的福音。但这福音,似乎与同上市公司关系最为紧密的中介机构——券商关系不大,银行正在大举切走券商的蛋糕。
商业银行瓜分蛋糕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债权融资工具中,最受青睐的当属短期融资券。据本报记者统计,自年初至今,共计120余家上市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150期短融,总金额高达1292亿元。
一位债券一级市场人士介绍,目前短融的承销费用按年收取,在4‰左右,由此可以计算出,今年以来,承销商在上市公司短融承销方面的收入在5.2亿元左右。
这5.2亿元“蛋糕”几乎全由银行瓜分——包括17家商业银行和2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其中,建设银行以273亿元的承销金额高居承销额榜首,而兴业银行则有20家上市公司选择其作为主承销商,承销家数最多,当属“人气王”。
此外,招商银行作为17家上市公司短融券的主承销商,承销金额达156亿元,光大银行以9家108亿元的承销金额,排名居前。
作为上榜的两家政策性银行之一,中国进出口银行则取得了主承销5家、总金额达66.5亿元的不俗成绩,而另外的国开行虽然在短融承销方面实力不俗,但由上市公司发行的短融券,其只承销了2只。
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主承销商资格的机构,共计24家,其中,券商只有两家——中金公司、中信证券。
据本报记者统计显示,上述120余家上市公司共计148期短融的发行当中,没有一家是由券商作为主承销商的。
其中,唯有中信证券主承销的15亿元短融券,发行人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改制,拟上市。
步步为营
此前,上市公司融资,无论选择股权抑或债权融资,一直都是券商的领地。
根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21条之规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应当由证券经营机构承销”,由此,商业银行没能进入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承销领域,仅有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具备企业债承销资格。
由此,发改委主导的企业债和证监会监管下的公司债的发行承销,均由券商垄断。公司如若选择发债融资,只有公司债和企业债可供选择,承销商均为券商。
2005年,央行打破发改委垄断,开发短期融资券,并打破审批制引入备案制,实行余额管理。
短融属于一年期以下债券,但央行称“这是一种融资票据”。市场人士将此举称为“打擦边球”,短融因其更便利的发行机制受到市场欢迎。
2007年9月,央行将其金融市场司的部分职能分出,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接受短融发行注册。
随后,央行于2008年4月再次激荡债市,推出期限为1-5年的中票,直接与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形成竞争,并因为交易商协会更市场化的“注册制”而迅速壮大。
这也给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开辟了新的通道。
而随着短融、中票的崛起,蛋糕也逐渐转移到银行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