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云品出滇”带来希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08:03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我省的品牌建设主要开始于2007年。当年2月27日,云南省商务厅在全省商务工作报告中强调:“品牌建设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新工作重点之一,落实到云南,就是实施‘云品工程’。”

  “云品出滇”作为“云品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颇受云南企业关注。在今年7月23日至8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云南商品大集”展销会中,60家企业参展的各类商品达到500余种,一些展位前还出现了排队购买场景。

  “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地方特色产品已经形成了产业,但是受传统营销方式以及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云南的很多产品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十分有限,很多产品还停留在本地市场。”余梅梅认为,通过到各地举办商品展确实是一个渠道,但更多的是如何将产品在参展过程中长期留在原地销售,这将面临更多的难题。

  她认为,目前很多云南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厂房、机械设备等硬性设施列为生产成本预算,却忽视了品牌建设等软设施建设,产品生产出来后,就孤零零地投放到市场中,缺乏有效的推广,导致销售渠道断裂,从而使生产受限,企业发展缓慢。

  作为“云品出滇”的承办方,王智斌介绍,“云品出滇”就是要把云南的名品特产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包装,制定相应的品质标准,运用创新的服务模式,打造一个云南名品特产的营销服务平台,让世界各地的机构和个人不用到云南就能买到云南的名品特产。

  他认为,随着采购商采购行为的变化,以前以展为主、以销为辅的模式必须转变为以展为辅、以销为主。“采购商从消费者的喜好程度就可以决定其采购行为,同时,企业在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过程中,可以随时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转变生产策略。”

  刚刚参加完北京的“云南商品大集”后,玉溪市甜馨食品公司总经理胡兰生对自己生产的“猫哆哩”酸角糕更加有信心了。他说,通过多年的发展,“猫哆哩”已成为云南的名优特色产品,成了云南旅游的一张名片。“展销会中每天上万元的销售额,已经证实了产品走出云南后的广阔天地。”

  “从在北京举办的‘云南商品大集’中可以发现,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有自己品牌的产品,而仅仅是以诸如普洱茶、螺旋藻、野生天麻等大概念出现的产品并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云南共有60余家企业获得了商务厅颁发的YC(云南商务管理体系)认定证书,100余家企业进入了“云品工程”的培育阶段,上千家企业增强了品牌建设意识。但云南商品要突破本土市场,参与更广泛的市场竞争,还必须分类建立自己的品牌,只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走的更远。”王智斌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