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浙江上半年信贷数据发布 企业“钱荒”如何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14: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企业“钱荒”令人关注。日前,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发布的全省上半年相关金融数据报告显示,在信贷资金增量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其贷款增量、增速、占比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水平。当然,对数量已逾百万家的浙江中小企业而言,总量受控的银行贷款实属“杯水车薪”。由此,“有保有压”的差别化信贷投向能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首先确保那些质地上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优先从银行获得贷款。

  贷款增量,仍居全国前茅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作用下,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继续向常态回归,增速持续放缓,但存贷款增量、增速依然位居全国前列。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8.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新增本外币存款6487.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61.9亿元。其中,单位存款新增3215.3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42.97亿元;储蓄存款新增2504.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61亿元。与广东、上海、江苏等沿海6省市相比,我省上半年本外币存款增速和增量均居前列。其中,存款增速居首位,增量居第3位,仅次于江苏和广东。

  同样, 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9和7.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887.9亿元,同比少增925.2亿元。与沿海6省市横向比较,我省上半年贷款增速和增量均居次席,贷款增速仅次于山东,贷款增量仅次于广东。

  企业融资,不必只盯着银行信贷

  与以往只把融资目光紧盯银行信贷间接融资有所不同,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在符合调控预期、尽可能确保银行信贷增量的同时,首次导入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新标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6966亿元,其中,银行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新增2203亿元,同比多增318亿元;直接融资(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新增690亿元,同比多增154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达9.9%,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为2006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他融资新增185亿元,同比多增5亿元,其中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8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全省共有28家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33.5亿元,同比增加95.7亿元,增幅为69.4%,发行企业家数和金额均创下2005年以来历年同期新高。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刘仁伍表示,在当前信贷总量受管控、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累积影响,尤其是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对贷款投放的约束作用依然较大,信贷紧缩态势继续的背景下,只盯牢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社会融资规模的引入无疑是顺势而为。而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很重要,需要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他说,总体上看,浙江企业现阶段遇到的资金紧张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劳动力转移、收入分配体制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中必然伴随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不是简单地放松货币政策、提供更多流动性。如果资金面持续过于宽松、资金成本过低的话,企业和地方政府缺乏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动力。

  (责任编辑:符仲明)

  有保有压,把钱花到刀刃上

  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普遍“差钱”。在信贷资金增量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无论对行业或企业,银行不可能“排排坐、分果果”,挨个匀分信贷,而会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放到“刀刃”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坚持“有保有压”的信贷导向,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信贷资源,尤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我省上半年的信贷投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首先,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占比同比均有所提高。今年上半年制造业贷款新增1456.7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0.5%,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贷款新增484.7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13.5%,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其次,继续支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全省“十一大”转型升级重点产业贷款新增1242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2%。

  令外界广为关注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全省中小企业贷款新增1862.6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80.4%,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18.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8个百分点。其中,对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尤为突出,上半年小企业贷款新增1092.1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47.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6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36.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1.3个百分点。

  让人欣慰的是,我省上半年企业生存和效益情况总体正常,并未出现所谓的“倒闭潮”现象。据省工商局统计,上半年全省共注销企业14447家,虽然注销数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但明显少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数量。同时,企业各项成本虽增长较快,但企业效益总体平稳增长,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32.1亿元,同比增长32.4%,30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仅有1个行业下降。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