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看“诗意常德”如何做强产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08:13 来源: 经济日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东晋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让湖南常德名扬天下。建设一座“桃花源里的城市”,也成为常德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追求。

  洞庭湖畔、依山傍水、古韵犹存、生态宜居……人们把这样一座城市称为“诗意常德”并不夸张。在常德沅江防洪大堤上有一组诗墙,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267首。诗词由全国948名书法家书写,诗墙绵延3公里。

  然而,如何把千年的农耕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交融起来,让人们既沐浴在柳叶湖畔、桃花源里、壶瓶山中的诗情画意中,又享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发展,是“诗意常德”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记者近日来到常德调研,试图循着常德发展的轨迹寻找这个答案。

  从“制造”到“智造”

  依托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常德从“制造”走向“智造”,培育了一批自主品牌,引领工业发展

  这是地处德山的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内首创的HZCL90多功能露天钻车就诞生在这里。49岁的文会军博士告诉记者,湖南恒至凿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HZCL90多功能露天钻车拥有27项专利技术。

  这是在宽敞、明亮、洁净的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每台价值60万至80万元的40台纺机正在试车。总装车间主任严中华告诉记者,这里是亚洲最大的经编机总装车间,从这里“总装”的经编机已漂洋过海进入了20多个国家,目前订单已经排到2012年下半年。

  常德是我国最大的摇架、经编机研发生产基地,全国70%和世界50%的摇架,全国50%和世界3%的经编机都是“常德造”,去年常德纺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近40亿元。

  常德市市长陈文浩介绍,常德的纺织行业经历了三次转变。第一次是“改造”:主要以改造更新原国有企业陈旧落后的装备为主,在提高产量、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第二次是“制造”:引进先进的面料后整理技术,培育纺织品终端品牌;第三次是“智造”:充分发挥常德纺机在行业的龙头品牌地位,促成经编机与经编布制造在本地的完美结合,形成经编白坯的产业集群。

  陈文浩说:“我们将以摇架、经编机为基点,做全球专业化制造商,摇架要创世界一流品牌,经编机要快速缩小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确保在两大领域的话语权。”

  由“制造”走向“智造”,依托的是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今年,常德重奖科技人才,两位“科技功臣”每人奖励10万元,32个项目被评定为该市2010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奖金各5万元,二等奖12项奖金各3万元,三等奖15项奖金各1万元。

  常德市把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去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22.65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42亿元,分别较前一年增长29%和18%。市里成立了由46名博士组成的常德博士联谊会,重点实施了8个博士创新项目。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组建了93个产学研结合创新团队,有效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常德十分注重品牌建设。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件、中国驰名商标6件,湖南省著名商标81件,湖南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

  “智造”带来品牌,品牌引领发展。2010年,常德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增长34%,规模企业户数突破1000户,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615个,新创中国驰名商标2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

  从“新型”到“新兴”

  新型工业成了常德经济的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常德打造“工业强市”、建设“工业新城”的抓手

  “鱼米之乡”让人想到山水旖旎、谷黄鱼肥,但来到常德,看到的却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工业新城。

  在临澧县太平村,记者见识了一根长3米、直径1.3厘米的缆绳悬吊10吨重物的奇迹。“奇迹何止这根绳子!”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波在产品博览馆里随手拿起一只和普通棉纱手套一样的手套戴在左手,右手拿一把锋利的切割刀使劲划割,手套上竟未留下一点割划的痕迹。

  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连续式宽幅无纬布(UD)及其系列制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结束了我国军警用防弹材料依赖进口的历史。目前,公司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与无纬布各形成了年产1500吨的生产规模,建成了年产防弹衣、防刺衣60万件、防弹板30万块、防弹头盔10万顶的产业化生产线。

  “太平村已成为一座工业新城!”临澧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卢业枝说,这个位于临澧经济开发区的农村,已经形成高新技术、化纤纺织、能源电力、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创造了“中泰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无纬布等知名品牌。全村拥有独立核算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资产总额8.5亿元。

  新型工业成了常德经济的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常德打造“工业强市”、建设“工业新城”的抓手。按照“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思路,常德主攻重大项目、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区域经济特色,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为主的新兴产业在全市迅速兴起。

  德山经开区培育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园区电子新材料产业产值比2009年增长79%,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比2009年增长94.7%,纺织服装产值比2009年增长63.6%。目前,园区拥有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0家,产值过亿的企业达24家。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成,深圳良田高科等3家高科技企业入驻,为常德经济向高质高端转型提供了强力引擎。按照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园将向光电、平板显示、动力电池、整机设备及消费电子和新型电子元器件5大方向发展。目前,园区已建、在建电子企业已有10家,全部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可达62亿元。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常德市信息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已由“十五”之初的2.3%增长到4.2%,预计到201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带动常德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提前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1450亿元,5年年均增长13.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从2005年的25.4:42.9:31.7调整为19:46:35;财政总收入达到9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2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

  从“宜游”到“宜居”

  在常德,旅游的特色是生态,灵魂是文化。他们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名城,以吸引游客“住下来”

  常德孕育了常德丝弦、澧州号子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流传着脍炙人口的刘海砍樵、孟姜女、崔婆煮酒等文化经典,遗留着“福地洞天”桃花源、石门夹山闯王陵、德山乾明寺孤峰塔等历史古迹。承载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常德城,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如何让游客成为“住客”而不是“过客”?常德市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名城,以吸引游客“住下来”。2009年11月,湖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常德市成为全省首批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2010年5月19日,常德出台了《常德市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和《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明确规定,“十二五”期间,市财政在原每年安排文化名城建设引导资金20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新增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500万元,用于支持文化建设。

  在文化强市战略的指引下,全市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动漫、网络广播、网上电视、手机报纸等新兴文化业态相继出现,初步形成了主业突出、多元发展、门类众多、富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孟姜女、刘海砍樵等文化资源先后被用于舞台剧、电视剧、动漫等创意开发。

  文化项目建设也需要科学规划。常德市政府要求,文化项目规划设计不仅要科学合理,同时还要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既符合时代要求,更着眼于未来,经得起历史检验。市里先后对河洑劲松堂、太阳山金顶的命名和布置、白马湖公园广场雕塑、诗墙公园“四阁”、水星楼内部的装饰布置等组织了20多次专家评审会。

  如今,太阳山景区、河洑劲松堂、屈原纪念馆、丁玲公园、春申园等承载着常德历史文化特色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常德出土铜镜》、《唱响丝弦》、《嘉山孟姜女》、《沅水下游楚墓》、《常德民藏集雅》等图书已经出版;《常德历史人文连环画》、《中国沅州石雕》、《常德艺术宝典》、《常德优秀美术作品集》等图书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已占全市GDP的12%。

  在常德,旅游的特色是生态,灵魂是文化。常德将集中力量开发桃花源和柳叶湖两大资源,目前前期投资20亿元的“梦幻桃花源”已在柳叶湖启动。不妨想象一下:陶渊明笔下的人间仙境桃花源与现代高科技相遇,会造就怎样的美景?5年内,一座融入世外桃源元素的“梦幻桃花源·国际游乐岛”将矗立在柳叶湖畔。届时,集旅游、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低碳生态旅游城,将让您流连忘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