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婆婆为什么不爱花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08:13 来源: 经济日报

  婆婆是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一贯秉持勤俭持家的优良美德。

  周末去探望她,我们怕她做饭辛苦,总是热心地建议说,我们出去吃吧!她的第一反应总是断然回绝:“在家吃多好,家里买了菜。”

  最近,她越发地不肯出去吃饭,“肉价、菜价涨得那么高,好多餐馆都涨价了,菜量也越来越小。”她抱怨道。

  像婆婆这样的中国人不在少数。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8月23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季度下降3点。早在今年一季度,央行发布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创下了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中国人喜欢存钱,不爱花钱,居民储蓄率一直居世界前列。中国人的消费方式和美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有钱也不花,一个是借钱也得花。

  人人都乐于体验消费的乐趣。其实,恐怕没有人不爱花钱,抛除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婆婆的“不爱花钱”,更多的只是“不敢花钱”。

  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达到了6.5%,已经连续半年以上高于5%的适度通胀水平。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降低非必需品的支出是力所能及的应对举措,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减少外出就餐”。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中,55%表示在家用餐频率会增加,62%表示将放弃坐出租车及驾驶私家车,36%表示将缩减或取消旅行计划。

  事实上,消费不振,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结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的消费需求有了巨大的增长。居民消费支出总额30多年增长了70多倍,居民消费水平则增长了50多倍。

  然而,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却一直不高。2001年,居民消费率为45.3%,此后逐年下降,到2010年为33.8%。

  就像婆婆一直不乐于出去吃饭一样,中国人的“不敢花钱”由来已久。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过低,且长期以来增速落后于GDP增速;另一方面,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负担过于沉重,由于要“存钱养老”、“存钱防病”、“存钱买房”,为了支付未来可预期的巨大开支,必须多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近年来,扩大消费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今年和未来五年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汽车下乡”……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突显出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

  2010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充分显示出扩大消费政策的良好效应。

  当前,CPI持续高企导致的城乡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正开始成为我国扩大消费,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拦路虎”。

  也正因为此,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解除老百姓对上学、买房、生病、养老的后顾之忧,从而正确引导人们的心理预期,让人们敢于消费,在当下显得尤为关键。

  衷心希望婆婆今后能乐于出去吃饭。

  如果您喜欢逛市场,如果您在市场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欢迎给我们投稿。

  投稿邮箱:baoxiaoq@ced.com.cn

  电话:010-58392443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