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义乌国际贸易综改试点区降低准入门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13:35 来源: 财新网

  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非货币出资额可提至70%

  【财新网】(实习记者 徐红)浙江义乌市为推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区的建设,将其准入门槛降低,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义乌企业组建集团的,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0万元放宽到1000万元,并允许非货币出资额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

  义乌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对财新记者表示,该市工商部门首先会降低准入门槛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对以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出资的,允许非货币出资金额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浙江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等地之后,全国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首个县级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今年5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实施。

  在浙江省工商局下发的《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中,浙江省工商部门表示会优化外资企业登记程序,允许外商以独资、合资、合作、合伙等形式在义乌投资创业,引导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升级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在近日举办的第17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海推介会上,义乌市市长何美华介绍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0年,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

  何美华表示,目前义乌市政府拟定了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就是“确立一种贸易方式、制定五项配套监管服务政策、打造九大发展平台、完善七方面服务体系”。具体说,就是量身定制“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制定实施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等五项配套监管服务办法;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会展平台、境外经贸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义乌港”等九大平台;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模式、构建市场综合服务体系、构建品牌和质量提升体系等,完善七方面服务内容。

  义乌有着全球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经营总面积约470万平方米、商位7万个、商品170多万种,商品成交额连续20年位居全国日用品批发市场之首。国际商贸城内新建进口商品馆10万平方米,经营着81个国家的4.5万种商品,常驻外商多达13000多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50多家公司在义乌设立分支机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