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派观察员参加利比亚之友会议 或以项目形式参与重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1 03:3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于盟

   8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布消息称,中国政府将派外交部副部长翟隽以观察员身份出席9月1日在巴黎召开的“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

   法国外长朱佩在班加西的军队攻破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后旋即宣布了这一会议计划。8月23日,朱佩表示,此次“利比亚之友”会议将由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卡梅伦联合主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各国将在此次会议上商讨“援助”利比亚的方案。

   据美联社报道,8月25日法国总统萨科齐访问北京时,曾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如何重建利比亚的问题。

   外交部8月31日发布的消息中特别提出,中国政府此举是“应法方邀请”。不过,据前中国驻利比亚大使秦鸿国分析,虽然萨科齐希望组织首脑级会议,但是中国领导人决计不会出席。

   中国政府对利新政权“不主动”

   秦鸿国认为,中国派代表出席以示对法国邀请的尊重,曾任利比亚大使的外交部副部长翟隽以观察员身份,而非与会者身份出席恰恰说明了中国政府对利比亚新政权“不主动”的外交立场。

   秦鸿国称,“金砖国家目前都没有承认利比亚新政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告诉记者,利比亚对中国依赖度高于中国对它的依赖度,是中国对战后利比亚外交“不太急”的原因。

   与利比亚新政权有密切联系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出席巴黎会议的各国将做出援助承诺,新政权会以石油来回应给予战后重建捐款援助的国家。“支援的钱肯定要通过别的形式补偿回来的,援助就是分蛋糕的形式。”

   秦鸿国表示,中国应该会考虑新政权提出的援助要求,可以通过项目建设这种互利合作的形式参与利比亚重建。中国可以提供劳务和利息在5%以下的低息贷款,“新政权将得到卡扎菲被冻结的资金,他们的资金很充足。”据悉,美国冻结的卡扎菲的资产超过370亿美元。

   中资企业对巴黎会议中中国政府的表现有所期待。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的新闻发言人张湘告诉本报记者,商会已经与在利比亚有项目的中国企业进行过交流,就他们的关心和诉求,已跟商务部等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过沟通。

   张湘说:“政府内部如何来沟通、来反馈企业的诉求,我们还无法了解。我们希望参与会议的我国政府代表能考虑企业的诉求。”

   不过,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务部未参与外交部出面承担的巴黎之行,“这是政治的东西”。

   战后重建的商业利益

   然而“政治的东西”与商业利益密切相连。

   前述从事中利贸易多年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为止中国态度令利比亚人不满意,原因是中国政府对待新政权始终没有明确的态度,并且没有对援助的请求作出答复。

   不过,据《中国日报》8月30日报道称,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谢亚静表示,目前正尽力联系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也在8月31日表示,中方支持有关各方为恢复利局势稳定、推动利政权平稳过渡所作的努力,并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利未来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前述消息人士判断,中国公司将不会在重建中得到工程项目总包合同,只能从欧美公司手中拿到分包合同。“中国企业与卡扎菲政府曾签下的合同将遭到清算,一旦出现问题,将可能被废标,到时损失将大于现有的数字。”

   而据谢亚静表示,一旦政治局势稳定之后,中国企业将有巨大的商机从利比亚的战后重建中获利。

   此前本报曾报道,华为和中兴在7月份时就已经得到新政权的合同。

   目前共有75个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有50个工程承包项目,涉及金额188亿美元。但大部分的中国项目停止,员工撤回国内。

   中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同样堪忧。8月23日,路透社等多家西方媒体报道反对派掌控的石油公司AGOCO声称“利比亚反对派将用石油惩罚中国、俄罗斯的不支持”。

   不过,梅新育表示,主张与中俄合作的新政权官员数量更多,层级更高。据他判断,来自利比亚的石油不足以干扰中国进口原油的渠道和数量。此外,他估计沙特等相关国家在战乱初期就派遣使节访华,希望游说中国同意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和制裁,沙特等其它产油国必定当初就向中国做出了保障供应、弥补利比亚石油缺口的承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