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口样本的现实意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1 14:15 来源: 南方周末【记者观察】
在高速的城市化中,农村向何处去?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又该怎么办?崖口村独特的发展模式恰好带给了我们另一种思考。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崖口公社的存在就像一个谜。
他们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但却不囿于计划经济的思维。事实上,经过市场经济三十余年的洗礼,我们熟悉的“公社”制度,在这里已经是“形似而神不同”。在村里,我们看不到政治挂帅的标语,只有历史悠久的老祠堂以及祠堂门口的工分表,提醒着外人,这个村庄的与众不同。只有当社员们集体劳作的时候,壮观的场面才让人一下倒回到上个世纪。
集体生产给这个村庄留下的唯一印记,是在其他农村很难看到的“集体式”建筑——几个足球场大小的晒谷场,有专人看管的粮仓,还有专门堆放农用机械的农机站等。
而这,却正是村民们安稳踏实的靠山。这些不愿意在市场经济中打拼的村民——或者说,是缺乏技能在市场经济中打拼的弱势人群——似乎习惯了这种生活。早上起床了,看看队长安排的是什么活;家里没米了,带上粮折到村中的仓库去领。他们甚至连粮价也不大操心,因为集体提供的粮食始终是最便宜的。
他们建立的这个合作化组织,与其说承担的是生产功能,倒不如说,承担的是保障功能——任何无法在市场经济中打拼的村民,可以留在这个组织中,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一份有尊严的收入。
在社会保障缺失的当下中国,这一点尤为重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崖口的这种模式,全靠市场经济的支撑。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到有着相同经济发展背景的珠三角其他农村,便会发现,这一点,其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如今,从中山往崖口方向走去,看到的是和珠三角其他村庄截然不同的两种自然景观:前者除了房子还是房子;而后者,却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海风吹过,不时有白鹭飞起。
更为不同的是,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崖口的集体经济变得异常强大。在其强有力的支撑下,崖口的农业生产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实现了机械化。目前,村集体拥有个体小农无力购买的各种大型农业机械60多台(其中收割机20台,插秧机10多台,大型拖拉机20多台),此外,还有一支人数在35人左右的农机队,专门在农忙时帮助各个生产队进行收割、运输。
由于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条件,崖口村农业生产早已经告别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按照村里的规定,村民每天劳动时间只在4个小时左右(农忙时除外),但他们花费1—2个小时就足以完成全天的农业生产,大量的剩余时间由他们自己支配。有时,社员还会将麻将桌搬到田埂上,在劳动之余娱乐一下。
集体经济的强势,也反馈到村中的传统弱者身上。村里规定,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免费供应粮食35公斤。不仅如此,上世纪80年代,村里即建立了自己的养老院。老人们在这里能享受到中国大多数农民享受不到的福利:免费吃、住、看护、医疗甚至包括丧葬等。
不得不说,崖口公社的出现和延续,是历史的一个奇迹——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安徽小岗村所塑造出的“分田单干”神话,并常常以此作为当时处在生存压力下农民的普遍性诉求,崖口村的个案却证明了历史发生的复杂性。
而这种复杂性,恰好给了我们另一种思考:在高速的城市化中,农村到底该向何处去?失地的农民又该怎么办?
崖口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答案。而更多的答案,或许还在未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