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闵庚灿:韩国画家激情中国水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00:3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林宏伟

  

闵庚灿:韩国画家激情中国水墨
这是一个传奇式的画坛人物。他的祖辈曾是韩国高官,可他却在10岁时被突然出航的美国军舰从韩国仁川带到中国上海,后又辗转到杭州,跟周昌谷、陆俨少、程十发等中国画大家学画;他在中国结婚生子生活了近40年,却又因家人的寻找回到韩国,但最终还是在随心所欲之年回到中国;改革年代,他为资助画家黄胄兴建炎黄艺术馆一捐就是10万美元。他是韩国人,却以中国水墨书画扬名……

  他,就是西泠印社社员,北京炎黄艺术馆的外籍理事,韩国籍的著名中国画画家闵庚灿。

  爱画少年

  闵庚灿出生在韩国仁川,家乡的港口二战后经常停靠美国舰队。少年闵庚灿喜欢画画,美国舰队的一位年轻军人也喜欢画画,经常让少年闵庚灿看得入迷。闵庚灿10岁时的一天,舰队突然接到出发远航命令,把来不及下船的闵庚灿带向一个遥远的世界。

  闵庚灿一生的命运就此奇迹般地改变。舰队停靠上海时,舰队少尉把他交给在中国的一个美国牧师。后来,美国牧师又把他托付给自己的学生,一个杭州教会长老。闵庚灿就这样从南京、上海辗转到了杭州。

  闵庚灿体魄强健,性格豪迈,曾在杭州市中小学生比赛中破手榴弹纪录,获全市体操比赛第二名。孩子们若在外受欺负,都爱跑来向他求救。这个被风浪刮来的孩子,因为绘画迷失了家,但在新家里依旧痴迷绘画。

  教会学校有个女教师,能歌善舞,是著名画家周昌谷的姐姐。闵庚灿是她的学生,因此认识了周昌谷。当时,周昌谷还是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国画系的学生,闵庚灿看他寥寥几笔就将人物画得栩栩如生,便刻意拜周昌谷为师。之后常去美院串门,缠着周昌谷学画。

  周昌谷比闵庚灿大六岁,是建国后第一位以人物画获得国际金奖的画家。他既对传统笔墨技法深有研究,曾赴敦煌临摹壁画;又对西方印象派、野兽派绘画色彩有所汲取。他的作品注重表现蕴藏在平常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富有韵味,对书法、篆刻也有精深造诣。他创作《两个羊羔》获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时才26岁,可以说是艺术天才。

  闵庚灿在周昌谷先生悉心教授下,开始走上规范的习画之路,并有幸接触到林风眠、黄宾虹、潘天寿等艺术大师,和于长拱、全山石、肖峰等著名画家成了好朋友。周昌谷也认定他是画画的料,送他去美院考试。后因国籍问题未被录取,21岁的闵庚灿成了浙江话剧团的舞美。情动师门

  参加工作后,闵庚灿常常是白天工作,晚上绘画。没有纸,他就到造纸厂去拣边角料回家画画,甚至在过滤纸上练笔。晚上宿舍没电,他就跑到剧场天幕下画。因为舞台上最后一道天幕始终亮的。

  因为国籍关系和经济制约,闵庚灿不能踏入正规的美术学校学习绘画,他就沿用传统的拜师方法登门求教。为了创新笔墨,他曾四处云游,寻访名师。一时间,中国画坛名家陆俨少、周昌谷、余任天、诸乐山、程十发、黄胄等,都成了他的恩师。

  20世纪60年代,陆俨少居住上海,胃不好。闵庚灿有国家为外国人配给的好米,因此他坐上杭州到上海的火车给陆俨少送米,看陆俨少画画。他的云雾转笔就是向陆俨少学的。

  余任天是新浙派绘画的重要奠基者,诗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大家。周昌谷推荐他拜余任天为师。闵庚灿带着酒和鸡上门拜师,拜师宴上,两人情投意合,闵庚灿喝醉了酒躺在老师床上呼呼大睡。余任天笑着说:“这样的学生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余任天喜欢这个有性情的学生,指点他如何布局,如何用中锋。

  有一次周昌谷对他说,上海画院的老师来杭州采风,你给准备点好吃的。闵庚灿接话后就到话剧团后面的山上去打猎,一个晚上抓来鱼、蛇和青蛙,用花椒炒炒送上门。画家老师吃得欢快,翰墨自然也酣畅了。

  闵庚灿和画家程十发也有很深的交往。2010年秋月,闵庚灿路经上海的程十发纪念馆,看着程十发的画作突然泪流满面。馆长大惊,唤来程十发的儿子程助。两人原是旧交,当下设宴言欢,让旁人一看就知其中交情匪浅。

  闵庚灿常说:我虽然是个野孩子,但在中国有许多好老师。“因为这些老师的教导,闵庚灿的绘画艺术有了常人不曾有的收获。

  蜗牛探路

  闵庚灿是一个有着豪迈性格和艺术个性的人。当年周昌谷曾建议他画山水,临摹四王。没想到一周不见,闵庚灿的案头堆起的一堆画卷,却是临黄宾虹的习作。原来闵庚灿痴迷黄宾虹,曾背着周昌谷偷偷临摹黄宾虹画作十年,让周昌谷刮目相看。

  豪情的闵庚灿喜欢当众作画。他画山水画,好泼墨法,曾专门研究张大千的泼墨法,墨水一泼,潇洒中能控制墨,又能拉回墨;他爱陆俨少构云画法的新变化,也喜欢潘天寿手指画,专门看其作画。后来,他自己画虾画竹画梅,用手指画扇面,指甲磨掉一半。他甚至用指画让云雾出彩。

  闵庚灿的山水画滤粗犷为清健,演浓黑为明丽,去繁复为凝练。为了寻求突破,他尝试过各种创新方式,如计白为黑,以虚证实,重墨而简笔,色彩大胆进画面,努力让画面景物隐隐生发一种生动气势,达到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展现浑厚华滋的诱力,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著名画家黄胄对闵庚灿的画作有着很高的评论,说闵庚灿不是纯粹靠技法去绘画,去取胜,画面笔墨则是他天然混一后的投影,对浩渺宇宙的一山一水都倾注他一腔真切炽热的情感。正因为此,他善于根据自己的某种认识和某种情感,对视觉的自然体系进行必要分析、提取,组合和抽象,进而转换成自己的视觉艺术体系,创造了自己的艺术律动规律。

  正缘于此,在20世纪80年代,闵庚灿就成为杭州画坛的凤毛麟角、出类拔萃的青年画家。他可以画山水花卉等多种题材,尤爱松树和梅花,并得周昌谷真传。他的画作尺幅之大,少有人与其比肩。在对外友好商店,闵庚灿画作的价格开始向陆俨少等大名家看齐。黄胄评价他的作品“往大师的路上走了”;程十发评论他“像黄宾虹晚年笔墨苍润”,为此专门送了一块砚台给闵庚灿,并刻字订为石交。闵庚灿迎来了他艺术上辉煌灿烂的岁月。

  重返中国

  就在闵庚灿在中国艺术界名声鹊起时,中韩关系转暖,闵庚灿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在韩国找到了他的亲戚,公安部和外交部也查明他的身世。对祖国的向往,与亲人几十年的别离之情,凝成一股神奇的力量,让他决定回到韩国亲人身边。

  此时的闵庚灿已在中国居住了近40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话,韩语却已忘了,但他在中国跟大师们学会的绘画艺术,让他在自己的国度得到了无限的荣誉。

  1984年,闵庚灿书画艺术展在汉城开幕,每日参观者超万人,当时的韩国总统以个人身份,用14万美元购买他的巨作《日出东方万象新》。此后,闵庚灿又在韩国开了百松展,同样引起哄动,许多作品被政府机构和财团收藏。他很快跻身韩国大画家之列,历任国际书法艺术联合会韩国本部理事、大韩民国艺术大展审查委员评委等职务。

  韩国在历史上受中国传统绘画影响颇深,曾涌现出大量杰出的宫廷画家和民间画家。在飘着松烟墨香的宫廷专设有的图画署,为画家专门设立差备待令画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绘画这项艺术在韩国年轻人的印象中已渐渐淡去。

  在回韩国的日子里,闵庚灿一面孜孜不倦创作,一面开办中国画培训班,致力于中韩文化的双向交流,担当中韩友谊的使者。虽然他每出新作,都能赢得画界的一片赞叹,但很少有像周昌谷、程十发、黄胄等国画大家的指点。何况中国绘画含蓄淡泊,讲究意境,也需要有创作氛围。像闵庚灿这样性烈的艺术家,自然喜欢喧腾的角斗场,高手如云,呐喊雷雷。他是逢强愈强,激情勃发,创意频频。

  闵庚灿在韩国独自驰骋多年,倍感孤独,他感悟到自己的中国缘分没法断。2007年底,闵庚灿毅然决定返回离开了20多年的中国,再次来到第二故乡杭州。借中韩建交15周年之际在中国美院展览馆举办画展,继续他的水墨生涯。

  此时,闵庚灿的许多良师益友已纷纷羽化仙去。余任天在他回到韩国的第二年就走了;周昌谷50多岁即去世;为他的画册写序的黄胄在1997年逝世。虽然少了些故人,年近80岁的闵庚灿的创作热情却没有因此退减。师友的离世反而使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勤奋创作。

  2010年,“闵庚灿百梅展”在杭州举办,原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肖峰,西泠印社副社长刘江,韩国著名书法家权昌伦等海内外艺术界名流纷纷到场祝贺,好评如潮。2011年春,闵庚灿的山水画新作《涛声依旧》、《锦绣江山》、《朝晖》先后被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军委、全国人大等办公场所,成为屈指可数的作品被这些重要机构收藏的外籍画家。在前不久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的“新富春山居图”大型书画创作活动中,闵庚灿作为3名海外画家代表之一参与活动,再次引人瞩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