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职业人健康:企业发展推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04:50 来源: 中国企业报

  刘曜华

   职业人健康问题堪忧

   企业管理者普遍处于“健康高危”临界线上。

  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管理者的能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管理者的“幸福、健康、高效”是让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才干的最基本保障。然而,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职业压力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中国企业管理者增加了更多的疾病甚至安全隐患。

  2010年11月,《中国企业家健康指数白皮书》首次发布,《白皮书》显示: 企业管理者普遍处于“健康高危”临界线上;7成企业家存心理亚健康隐疾;狂妄、自大、多疑为知名企业家再发展前三大阻力;地产、能源、金融位列2010年中国企业家心理负压前三大行业……

  

   近10年以来,出现了很多英年早逝的企业家:

   2011年7月2日,凤凰网原总编辑、百视通COO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39岁;

   2011年6月27日,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因癌症去世,终年56岁;

   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9岁;

   2007年12月,百度CFO王湛生意外辞世,年仅40岁;

   2007年4月,绿野木业公司董事长许伟林,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2岁;

   2006年2月,赣粤高速董事长吴绍明逝世,终年56岁;

   2006年1月,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7岁;

   2005年9月, 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年仅38岁;

   2004年11月,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积劳成疾逝世,年仅38岁;

   2004年3月,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逝世,终年52岁;

   2004年4月,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猝死,终年54岁;

   2001年7月,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彭作义不幸逝世,终年56岁;

   ……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企业家健康令人担忧,同时企业职业人心理压力大,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2011年4月10日,普华永道25岁女职员因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一时间,“过劳死”话题再次引发高度关注。她的悲剧也许只是个极端的个案,在很多公司里,还有很多像她这样的上班族正在透支着健康。

  早在2010年,一项针对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展开的“职场人健康危险度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3/4的员工没有规律的运动,超过一半的员工承认膳食不均衡,超过1/3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影响到自己的健康,1/4的人吸烟,40%的人有睡眠障碍,调查发现,在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职场人中,接近一半的人体重超重或者肥胖,77%的人心肺功能低于中等水平。

   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组委会最近公布了中国十大健康透支行业名单:制造业、金融业、教育业、媒体、法律、IT、交通运输、广告、快速消费品行业、房地产等行业榜上有名。这个针对149093人的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对健康的关注不足、健康误区、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员工的健康透支。而办公室空气质量差、年度体检犹如“走过场”、工作压力巨大等也成为普遍现象。

   “膳食失衡、工作压力大、运动不足成为目前职场人最为典型的生活方式,这严重危害了他们的健康,今后还将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

  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平均还比较年轻,但随着员工队伍的逐渐老龄化和医疗服务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在不远的将来会面临如何应对医疗成本上升、减少员工缺勤率、提高员工生产力的挑战。据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调查显示,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已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人是75.3%、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而几乎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病和心理疾患,急需要健康管理。另据全球最大的员工福利咨询公司美世发布的《2008 年中国员工健康和福利现状调研报告》显示,88% 的企业对员工现在和未来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

  专家认为,在高强度的工作重压下,企业更应该关注员工的健康管理,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员工采用正确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生命质量。

   观念决定职业人健康

  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随之改变,但可怕的是,在健康方面,多数群体仍受到陈旧过时的老观念束缚——因为没有体验过,看不到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留恋已经过时的“传统”,这就是我们许多人老是在健康领域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健康危险因素的转移直接要求人们迅速打破旧有观念,重建健康管理体系。

   21世纪医学已向预防疾病方向发展:健康重在保养,疾病重在预防。

  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具有可干预性、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健康到低危险状态,再到高危险状态,然后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最后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且和人们的遗传因素、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医疗条件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有高度的相关性。其间变化的过程多,也不易察觉。但是,健康管理通过系统检测和评估可能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帮助人们在疾病形成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可以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在西方,健康管理计划已经成为健康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已证明能有效降低个人的患病风险,同时降低医疗开支。美国的健康管理经验证明,通过有效的主动预防与干预,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按照医嘱定期服药的几率提高了50%,其医生能开出更为有效的药物与治疗方法的几率提高了60%,从而使健康管理服务参加者的综合风险降低了50%。

   大健康模式的提出

   大健康模式指的是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大健康模式。

   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等。它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各类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

  生物医学模式和经验医学模式依然很有用,但仅用2000多年前的经验医学模式或300多年前的生物医学模式来指导21世纪的国民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今天面临更多的健康危险因素,我们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和认识来调整我们的行为。

   如果我们还只关注生物学的健康危险因素,只关注传染病和营养不良,那就大错特错了。35年前,加拿大政府发布了《拉龙德报告》,指出国民健康并不仅仅是由医疗服务所决定的,看病难、看病贵不是主要问题,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四个方面:生物学、环境、生活方式和习惯、医疗卫生系统。肥胖、喝酒都可能“传染”。世界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2007年7月发表过一篇论文,追踪12067人,发现有300多人通过社会网络“传染”了肥胖,朋友肥胖,肥胖的机会增加57%,兄弟肥胖,机会增加40%,夫妇一方肥胖,另一方肥胖的机会增加37%。这里说的“传染”,是指行为和习惯的相互影响,“好人”给“带坏”了。

   如何实施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产生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次革命。人力资本是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企业应该关注人力资本的健康,而不只是过度利用。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员工的工作任务和压力都已经大大超出了员工身体、心理的承受力。企业应在员工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制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企业不仅是一个盈利组织,还是一个社会单元,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担负起对员工的责任,关爱员工。

  企业实施健康管理,能更详细地掌握员工目前的健康状况与存在的健康隐患,可以让员工保持好的身体状态,减少缺勤。同时,通过有意识的预防可以降低企业内部员工的患病几率及流行性疾病的传染几率,减少精英人才损失风险。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实施健康管理呢?

   与专业的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联合,是企业实施健康管理的不二选择。

   通过第三方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可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部、员工和健康管理专业服务机构的三方互动。它不仅能让每个员工方便、及时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隐患,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采取行动改善健康,同时能协助企业人力资源部对所有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和掌控,从而在更高层次上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

   企业健康管理益处多

   健康管理对企业家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健康管理有助于企业家调节自身性格、心理。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健康。企业家的偏执性格往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区别于常人的地方就是有极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出人头地之后想更胜一筹,他们的“通病”是创新、合作、冒险、敬业、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等。他们大都具有“拼命三郎”的精神。然而,做“拼命三郎”的代价却是十分沉重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所言,疾病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

   借助第三方机构实施健康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家自身认知 ,适度调节自身心理因素,强化健康意识。

   其次,健康管理有助于企业家提升自身的健康意识。态度决定一切。有相当多的企业家对于健康问题的不重视态度,甚至存在着舍健康而求财富的价值取向误区,是造成企业家健康问题的重要思想根源。有调查表明,15.25%的企业家承认自己在最近两年中从未检查过身体,更令人惊讶的是,有30%左右的企业家表示宁愿要资产而不要健康。

   借助第三方机构实施健康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家自身健康意识,强化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企业实施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企业实施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身体素质,使员工工作精力充沛、生产效率高;减少因生病缺勤等产生的工作不协调影响工作进度;同时,也体现了对员工健康的关心,提高员工企业归属感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企业实施健康管理,节约人力资源损失。企业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通过健康干预降低发病率,减少病假和健康事假,降低病假工时和事假工时;通过就医绿色通道服务,提高看病就医的速度与有效性,减少看病的工时消耗。

   第三,健康管理本身即是一项激励员工的福利待遇和激励手段。如:提供员工就医绿色通道,就是解决员工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提供各种医疗保健咨询和服务,使员工享有专业的个性化指导;通过健康干预措施,降低员工发病率和亚健康状态,显示企业对员工的真正关心;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各种特殊的健康管理计划,保护企业核心资源;定期的体检,则可作为鼓励员工的手段,将公司对员工的关怀落到实处。

   第四,企业有效实施健康管理,可以减少企业医疗保健相关支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医疗保健相关支出做出系统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降低企业总的医疗支出,特别是会在了解企业员工基本健康数据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化的分析,能够为企业选择更明智和省钱的健康管理方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