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视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09:14 来源: 经济日报

  莱芜经验具有典型意义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

  莱芜市作为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初步构建了城乡体制基本接轨、产业相互融合、社会协调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的发展新格局,形成了具有莱芜特色和示范带动效应的“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国具有典型性。

  第一,莱芜市共享型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城乡统筹的初期,莱芜市坚持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动农村的自主发展,为城乡统筹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重点推进城乡统筹时,莱芜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了发展成果城乡居民共享。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莱芜市以共享融合为核心内容的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莱芜市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对现行政策和制度进行了多层面的改革创新。面对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农户资金缺乏难题,莱芜市实施了“两股两建”改革,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集体资产“股权化”。同时,对城乡户籍及其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改革,有力促进了城镇化进程。这些改革和创新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第三,莱芜市作为中等规模的发展中城市,通过共享融合实现了全域快速发展,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提升了产业结构,优化了经济布局,为中等发展中城市树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第四,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涌现出“城市为主导,以城带乡”、“乡村为主导,乡镇企业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公司为主导,建立各种农户组织”等多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城乡统筹发展进程。莱芜市通过推行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为类似地区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陈栋生

  山东莱芜市很早就开始了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探索。2008年成为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以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政策举措到位,取得的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3:1,低于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莱芜的经验做法,可以系统总结为“63224”,即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两股两建、四个体系,实质上是通过推进资源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达到城乡全民共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莱芜市的经验重点在三方面:一是城乡统一规划。莱芜把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统筹考虑,对全市2246平方公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按自然和环境的容量,直接规划了三大功能区,在北部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维护,在中西部发展姜蒜加工储运,在南部发展钢铁加工物流。二是发展“飞地经济”。规划建设了高新区、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工业园区,通过建立完善税收分成等政策激励机制,引导不适宜发展工业的乡镇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到重点工业园区异地安置项目,既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又促进了产业集聚。三是以企带村、村企融合。莱芜依托莱钢这个品牌,建起了齐鲁钢铁物流园区,这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面的实践创造,经验值得肯定。

  努力破解城乡统筹难题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肖金成

  莱芜市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对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有很大突破。“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个“集中”是互相关联的,莱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解决土地、资产问题方面,莱芜市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等。集体资产过去因为产权不清晰,所以不受法律保护,未来的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其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则更明晰。

  对于城乡统筹发展、二元结构的破解,既需要实践上的探索,也需要理论上的研究。城市和乡镇是城乡统筹的两个主体。财政收入必须惠及全市的人们,包括农民。城乡统筹的难题在农村,因为农民人口多,城乡统筹的突破口也在农村,对已经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要先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福利问题。另外就是土地规模经营的问题。进入城市的农民不经营农业了,怎样把他们的土地转出来,并使他们在土地转让中得到收益,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统筹解决。土地规模经营是未来的出路,一是合作组织,二是过渡形式的专业合作社,还要公司化、商业化、品牌化。土地只有规模经营才能有效益,生产的农产品才是安全的、优质的,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这些都需要探索研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