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 农产品为何买卖都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15: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我当了30多年的农民,最愁的就是种好的菜卖不掉烂在地里,辛苦一年到头赚不到多少钱!”武隆县仙女山镇农民李千里的忧愁似乎从来不曾消失。

  本报8月23日报道,进入8月以来,仙女山上批发价每公斤仅0.2元的莲白,遭遇了卖难;而在市内一些超市,却难觅如此价廉物美的莲白。

  这无疑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有无解决之策?本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

  和武隆菜农的遭遇大相径庭的是,主城市民却抱怨一些蔬菜价格太高。记者8月27日在弹子石永辉超市发现,高价蔬菜随处可见:苕尖3.58元/500克,菠菜更是达到了5.28元/500克。昨日,记者再次走进永辉超市发现,菠菜已经下市。“价格太高了,几乎没得人买。”超市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家住东海长洲的吴长秀老人对记者感慨“吃不起了”。据她透露,一个月以前,苕尖的价格大约为每500克1块多,菠菜每500克的价格也仅为4.8元。

  永辉超市一位工作人员证实了吴长秀老人的说法。据她观察,除了运输成本上涨外,苕尖、菠菜之类的高价菜频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不应求。

  “老百姓喜欢吃这类青叶子菜,但供货的农户的确太少了。”上述工作人员说。

  市政协农业委副主任江绍中一直在关注市民的菜篮子问题。最近,他走访了云阳、武隆、开县等地。“我们亲眼看见好好的白菜、西红柿都烂在了地里。”江绍中说,“但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却吃着高价的蔬菜瓜果。”

  流通环节推高菜价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的现状并存,已不止一天两天了。“卖难买难同时存在,说明了农副产品进城中,流通环节出了问题。”江绍中说。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仅以蔬菜为例,冗长的蔬菜产业流通链条,是助推其价格高涨的主要原因。据初步估计,流通成本占蔬菜总成本的70%以上。

  在此背景下,减少流通环节、建立农超对接机制,被视为良策。

  据市商委副主任赖蛟透露,国家商务部已将重庆列为全国15个“农产品超市对接”试点省市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农超对接”试点项目28个,扶持了13个超市企业、12个农产品流通企业和61个专业合作社,仅商务部给予的资金扶持就高达4300余万元。

  “我市生鲜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1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赖蛟说。

  “农超对接”后,“相对于小贩子,超市在引进蔬菜时会进行多道检测工序,蔬菜品质更有保证。”吴长秀说。但是,吴长秀更为关心的——蔬菜价格并没因此降低,“超市蔬菜价格并不比农贸市场价格低,一般只在打折时才会便宜些。”

  据记者调查,由于超市的采购量有限,对农民效益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在全国蔬菜供应比例中,农贸市场占70%,超市只占30%,大部分老百姓仍然要购买经过层层加价的蔬菜。重庆也是如此。

  “农超对接”中的难题

  在“农超对接”前景被普遍看好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有担忧,农民能否长期稳定地满足超市需求成为关注焦点。一家大型超市负责人表示,超市的需求量比较稳定,而且不能出现断货情况。但由于天气、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对接农民可能出现蔬菜减产或绝产的情况。

  此外,部分合作社存在产品品种过于单一,产能、规模又普遍弱小的问题,难以满足超市多品种、大批量配货的要求。

  潼南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最近一直在尝试与超市联系,力荐自家的蔬菜。但结果令他失望,始终无法与超市达成合作。该负责人则抱怨,大超市进店门槛较高,除非在当地规模、名气都较大,否则很难有机会进入大型超市。此外,农产品进驻大型超市投资大、扣点高、回款周期长,加上经常需要配合超市搞各种特价、促销活动,做不好甚至会赔钱。

  此外,记者还发现,农超双方在资金结算方面也存在不小差异。农民做买卖喜欢现款交易,而超市采取的是压款结账,长期下来农户拖不起,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四大症结待化解

  事实上,农超对接存在的问题只是我市农商对接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的冰山一角。

  在市政协第三届四次会议的提案中,市政协农业委指出,目前我市农村商贸流通领域主要存在四大症结:农业商业建设规模偏小、设施简陋、配套不全,以路为市、以棚为市与“有场无市”、“有市无场”现象并存;农村现有流通企业规模小、组织散、实力弱,市场集中度、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市级规模的农村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农产品仓储能力低和仓储水平落后,大多是在低层次无牌裸售,现金级对手交易多;农村市场监管不够,涉及农村流通的法规尚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重复检查、以罚代管现象客观存在。

  赖蛟表示,为改变这一现状,市商委下一步将从生产环节入手,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和品牌化,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为大规模开展“农超推介”奠定基础。鼓励学校、工厂、食堂、餐饮企业等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多元多产销衔接关系,另外还将加快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鼓励网上买菜等新型方式。

  此外,市政府近期还将出台加快推进农超对接的实施意见。

  目前,陶然居、永辉超市等企业已经先行加入到“农超对接”中。在今年五月举行的“百企入渝、农商对接”采购大会上,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北京物美等国内外146家知名零售、批发企业参加,实现了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212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对接。

  江绍中则建议,湖南的经验能给我市提供一些参考。目前湖南正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企业联村,村企共建”的活动。一部分餐饮连锁企业、连锁超市和加工企业,带着资金和技术到农村去,建立自己的基地,农村和企业共同生产,“这样不仅能减少商贸流动的中间环节,还能把扶贫和农业增收结合起来。把卖难的问题解决了,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成本,城市居民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鲜果蔬菜。”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