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皮海洲:新基金发行慎言"补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10:3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日证监会连续放行新基金,长盛同祥泛资源基金、国投瑞银新兴产业基金、银华消费主题分级基金等纷纷拿到了“准生证”。此举被一些投资者理解为帮股市“补血”。

  就传统意义而言,在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证监会集中放行新基金,确有为股市增添新鲜血液之意。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甚至将新基金发行视为利好的救市举措。不过,这种观点如今已经过时。新基金的发行并非是为了给股市“补血”,而是基金公司之间进行利益争夺的一种角逐。

  最近几年来,新基金发行已经很难起到“补血”作用了。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虽然最近几年新基金发行不断,但结果却只是基金数量不断增加,基金规模却停滞不前,甚至不增反降,基金客户大量流失。

  2010年是基金发行的丰收年,当年共发行新基金145只,共计募集新基金2351亿份。但2010年末,投资基金的总规模只有2.4233万亿份,较2009年末的2.4535万亿份下降了302亿份。而今年上半年,共有105只新基金宣告成立,募集资金1737.61亿元,但6月底公募基金2.36万亿元的总值较去年末的2.52万亿元还是减少了1600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基金客户的减少。今年中期61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存量持有人总户数只有9160.75万户,比2010年中期的9965.62万户减少了804.87万户,减少比例超过8%。因此,新基金的发行已很难起到为股市“补血”的作用了。基金公司之所以力拼新基金发行,无非是一种利益争夺。在基金客户流失的大背景下,谁不发行新基金,谁的客户流失就会更加严重,只有通过发行新基金来争取新客户,才能减缓基金客户流失的整体步伐。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显然是由于投资基金的“亏钱效应”造成的。一方面,最近几年来IPO、再融资、大小非套现三台“抽血机”加大了对股市的抽血力度,导致股市长期疲软,基金赚钱确实不易。另一方面,基金投资的不负责任加剧了投资风险。例如,在新股询价中基金成了“第一高价”的制造者;再如,一些基金公司盲目投资,即便投资出现了巨额亏损,基金管理费仍然旱涝保收,完全不与投资者共患难。面对这样的现实,投资者自然不愿把资金交给基金打理。赎老基金申购新基金,已成了新基金发行的重要方式,而投资基金的新客户通常都是对投资基金缺少了解的投资者,其中不排除有被忽悠的成分。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