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新疆域 挑战区域货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15:17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RQFII与港股组合的交易所ETF双向开放,无疑打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疆域
记者 王春梅
8月22日晚间,商务部在其网站发布了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FDI)有关事宜的征求意见稿,首次发布了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的监管框架。
事隔一天,央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明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上述政策的推出,是对8月17日李克强副总理提出的惠港举措的积极响应。有消息称,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及操作细则最快下月出台。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发言人表示,RQFII很快能推出,港股组合的交易所基金(ETF)则以香港一揽子指数为基础,并会设有一个发行额度,预计将于年内推出。
这份惠港红包,证明了中央政府支持并认可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而正是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个桥头堡。
惠港红包
在李克强副总理的惠港“红包”中,涉及金融的主要是,“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及“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
在香港,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有“小QFII”之称,是打通香港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投资机制。
招商证券(香港)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温天纳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2010年,香港市场就开始对“小QFII”憧憬,希望通过直接投资获得国内市场的投资机会。
而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能让内地人民币有机会购买香港股票,给香港股市带来利好。
温天纳回忆,2007年8月,内地突然宣布以天津作为试点运作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普遍称之为“港股直通车”)的构想,当日,港股出现“大奇迹日”,本来大跌的市场突然出现V形反弹。及至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创下31958.41点的历史新高。
2008年初,另一个新概念“港股跨境ETF”被摆上台面,不过,由于涉及复杂的跨境资金流动和监管问题,该产品在过去3年只停留在研究层面。
如今伴随着央行、商务部以及银监会的新政,多重利好有望年底落地。
“可以说,这些措施的实施,表明中国的资本项目已经放开了,但不是以资本项目的渠道来开的,而是以资本项目的币种来开的。”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分析师李建军告诉记者。
美元FDI已实行多年,目前央行修订《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将会重点侧重修改币种使用的相关条例。同时,境外合格的机构投资者(QFII)早就可以有限制地投资中国的A股市场,但QFII向内地流入的是美元;此次提出的RQFII向内地流入的则是人民币。
自此,离岸的人民币回流渠道可以体现在五个方面:进口贸易结算;离岸人民币债券回流;境外央行、港澳清算行、境外参加行等三类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试点;RQFII;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
而境内人民币的流出渠道主要有四个方面:出口贸易结算;央行货币互换;在香港每人每天可以兑换两万元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
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随着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的逐步扩大,无论是金融管理当局还是人民币存款的主要持有者,必然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推出人民币的相关金融衍生品,并有可能对人民币升值提出更高的期望,而这并非是一种国际货币应该具有的主要职能。
此次一系列政策举措,意在通过扩大香港人民币回流和投资渠道,使人民币的使用真正循环起来,也有利于中长期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对于这些举措,香港市场可说是翘首企盼多年。
多位学者也认为,此次的举措只能说是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发展的一大步。
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惠港举措)对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资本市场是一个大突破。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领先地位,已是事实。
事实上,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特区的努力下,香港已是支援人民币业务在全球发展的首要平台,内地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约八成由香港银行处理。
人民币拓疆
此次新政,对人民币真正国际化而言只是一小步。
香港投资者可以用人民币投资内地A股市场(RQFII),内地的投资者也可以投资于港股组合的交易所基金(ETF),意味着内地与香港的资本市场真正开始了双向开放。
同时,在此次商务部公布的FDI征求意见稿中,外国投资者可以利用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或股票等方式取得的人民币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此外,外国投资者也可以利用从中国境内所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获取并汇出境外的人民币利润以及转股、减资、清算、先行回收投资所得人民币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
一直以来,对于香港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业界存有颇多争论。但有一个共识,即香港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乐意持有人民币的主要动机,是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走势和升值预期能带来较高的收益。
正是在此种心态下,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现为进口使用的人民币结算量远远超过出口使用量。
光大银行副行长刘表示,人民币的国际化一定得遵循先贸易货币、后投资货币、继而储备货币的三步走进程。要让它成为一个贸易货币,就必须在进出口过程中增加人民币的使用。
刘表示,如果出口大家不支付人民币,就说明我们的外汇储备减压机制还是没有建立起来。同时不能单边要求出口对方必须用人民币支付,他手里得有人民币资金才行,所以第一步,先让我们的货币在区域上走出去,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无论是香港的桥头堡作用,还是我们与周边国家签订的一些货币掉期,都是促使人民币在区域之间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流通活跃的局面。
目前人民币的使用人口已经超过15亿,包括越南、老挝、缅甸、蒙古、中国香港等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人民币。人民币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区域性货币。
不过这种区域性还是有很大缺陷。目前人民币只是区域性结算货币,在周边的影响程度还是停留在旅游消费、贸易结算方面,在资本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也就是说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的规模还有限。这一点也是希望通过香港这个桥头堡来实现突破。
RQFII与港股组合的交易所ETF的双向开放,无疑是打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疆域。
过往的人民币国际化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2004年1月,央行允许香港居民每日携带不超过2万元人民币离境,境外(主要是香港)开始出现合法出境的、不指定用途的人民币;二是2010年下半年,央行推行在香港实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
“人民币有没有国际化最重要的标志,不是香港和内地之间使用人民币,而是第三方国家之间的使用。”李建军认为,“越南和马来西亚之间使用人民币,可以说人民币已经区域化了。而美国和越南之间使用人民币,才能说人民币国际化了。”即未来人民币想要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和接受,还需打造资金的大循环。
选择香港的原因是香港是可控的。李建军补充说,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特色,或者说在有些措施和配套改革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只能先以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互动作为试验田。正如20世纪70年代,伦敦成为欧洲美元的主要交易中心一样,香港成为一个人民币的批发中心,是内地人民币进出的一个闸口。
区域货币挑战
对于放宽人民币回流限制可能给内地带来的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认为,需要警惕的是,放宽回流后海外人民币有可能披着合法的外衣,以人民币替代美元为名,以谋取境内外利差为实。这将额外增加境内流动性,增加货币当局的操作压力。
“关键是看境外的人民币以何种方式回流。”张斌进一步解释,如果绝大部分的人民币回流到人民银行(这也是当前的主要模式),不会对内地货币供给带来大的冲击。如果随着回流渠道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货币流入内地金融体系,这些资金最终会加入到内地商业银行的货币放大过程,增加广义货币供给。货币当局对这部分新增的压力不对冲,将对国内物价和资产价格形成新的压力;如果对冲,又会产生新的财务成本。
另一个可能的风险将由汇率与利率的非市场化引起。李建军认为,允许内地合格的企业到香港发债,在内地利率受到控制、国内又是紧缩的情况下,在内地拿不到贷款的企业,在香港能以很低的利率发债,这对内地的宏观调控政策绝对是一种冲击。
此次政策规定,香港金融企业对内地证券投资最高金额为200亿元人民币、允许中国企业在香港发行“点心债券”的集资规模至多500亿元人民币。这也体现了监管层的审慎态度,即在放开的同时,也要管控借贷和资金向国内回流规模,以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
同样的原因,在商务部的FDI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在中国境内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投资有价证券和金融衍生品,以及用于委托贷款或偿还国内外贷款。此外,如果人民币出资金额达到或超过3亿元,或是投资项目涉及个别类型的金融服务或钢铁、水泥及造船等国家宏观调控行业,投资者均需寻求商务部批准。
“如果汇率和利率一直是两个价格,就有套利,存在套利时,人民币肯定是单方向流动,循环不起来就不是真正的国际化。(配额)已经表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思路。”李建军认为,“从本质上说,中国是不主张快速推进改革的。中国还没有做好这种准备,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就放开。”因而,此次中央政府从政策上解除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障碍,但却不会是最后一次。
更迫切的问题是,尽管眼下回流渠道已经打通,然而市场担心,内地金融市场有限,即便回流渠道拓宽,海外投资人所能投资的对象也很有限。光大银行副行长刘告诉记者,目前最需要政策层面明确的,还是国内金融产品的对接和金融市场的深度,而国内目前的资本市场相对还比较单一、比较浅。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讨论多年,由于各种利益因素,很难推进。如果中国可以确定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争取5年内实现人民币基本可兑换,则可以迫使汇率和利率改革也需要同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