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国纪五年两变企业性质应收款面临压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01:3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王如晨
主板发审委将于明天(9月7日)审核金安国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安国纪”)的IPO申请。
从2006年谋划上市开始,为达目标,金安国纪5年来通过一系列“投资并购”,先后两次变更企业性质,最终完成了企业的合资身份的转换。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下称“招股书”)显示,主营业务为覆铜板(CCL)的金安国纪,由于资金压力较大,对短期借款依赖程度较高,仅2010年以来,其与关联企业仍在履行的银行借款合同数量近30项。
金安国纪此次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建设一个年产960万张高端覆铜板、1200万米半固化片项目。
企业性质两次变更
招股书显示,五年内,金安国纪曾两次变更企业性质,以便顺利登陆资本市场。
根据招股书,金安国纪前身为上海国纪电子,2000年由东临实业、国际层压板材和香港品科三方出资设立,持股分别为55%、20%和25%。2006年,国际层压板材将持股转给东临实业。
2006年,因考虑在港上市,金安国纪创始人韩涛设计了境外上市、返程投资的架构。他在境外注册金安国际投资控股(BVI)、金安国际集团(开曼群岛)、金安国际集团控股(BVI)和香港金安4家公司,100%控股。之后,韩涛又通过香港金安收购国纪电子及国际层压板材、珠海国纪、上海国纪等公司100%股权。
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实施后,境外上市行政审批环节增加,红筹已不具吸引力,韩涛的赴港上市计划“流产”。
随着内地资本市场开始活跃,韩涛打算将国纪电子挂牌内地。这导致国纪电子股权再度变更。
香港金安2007年底将其59%股权转给东临投资(东临实业为其大股东),3%股权转给致安电子。此外,他又引入宁波杉杉、海齐投资、开诚投资、云灏广告的资金,公司性质由外商独资变为中外合资。2008年更名为金安国纪后又引入东方金德,后者收购了上海国纪、珠海国纪和国际层压板材等三家公司各25%的股权。随后,韩涛接手香港金安100%股权。
如此,韩涛通过香港金安持有金安国纪34.2%股权,通过实际控制的东临投资持有金安国纪53.1%的股权,剩余则掌握在致安电子等小股东手中。
两度变更企业性质,最后以合资企业身份现身,创始人显然想在实现IPO的同时,与国家政策赛跑。因为,2008年以后成立或因股权转让形成的合资企业不能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
招股书承认,当初香港金安与东方金德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目的之一即为享受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待遇。其中,珠海国纪从2008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2008年度、2009年度还免征企业所得税;上海国纪将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政策至明年底;金安国纪享受的上海市地方税务局松江区分局15%税收优惠政策去年底已到期,但因它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仍有效,正准备继续申请优惠政策。
应收款压力大
根据中国覆铜板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金安国纪大中华区行业排名仅为第四,名列广东建滔、南亚电子材料、广东生益之后。依据产能比较,其全球排名为第11名,2009年,占全球产能份额约2.44%。而其前三大对手建滔化工、台塑集团、松下电工的产能则分别是它的近6倍、5倍、4倍。
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金安国纪虽然年度营收超过10亿元,但净利率仅在5%上下,难以依靠自有资金快速扩张。
为缓解资金压力,金安国纪曾借入大量短期借款。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金安国纪的短期借款余额为3.06亿元,而其上半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却为负数,为-2820万元。还有大量发生在金安国纪与关联企业以及银行之间的借款合同与委托借款内容,透露出其资金压力。比如,仅2010年以来,它与关联企业仍在履行的银行借款合同数量近30项。
现金流出现危机,或许与金安国纪的资金回笼有关。应收款一直是金安国纪每年面临的尴尬。比如,今年上半年,其营收10.2亿,但应收款却高达6.83亿元;2010年,其营收18.9亿元,期末应收款5.88亿元。
招股书表示,金安国纪应收账款绝大部分在一年期以内,账龄结构合理,应收账款前5名客户所占份额为11.89%,与公司客户结构相对分散的特征一致,不会因单个客户而发生大额坏账。但高额应收款势必影响公司现金流,导致日常经营资金压力沉重。
招股书结尾部分透露,截至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有多达8项尚未完结的诉讼,均为金安国纪与客户之间的合同货款纠纷。所涉被告包括深圳市翔宇电路、深圳市翔灏数码、惠州市大亚湾科翔科技等10家公司与一名个人,所设合同货款总额达2230万元,部分周期跨度达3年之久。而2011年上半年,金安国纪净利额为65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