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平安金控提速:八年内保险、银行、投资三分天下包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7 08:5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包慧 深圳报道

  平安金融控股集团的崛起将进一步加快。

  2011年中报业绩会上,中国平安首席执行官马明哲称十年内实现银行、保险、投资各占三分之一的目标。9月5日,平安保险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对本报称,这一进程将加快,“五年内银行和保险各占一半,八年内实现保险、银行、投资各占三分之一,这完全有可能。”

  而据平安2011年中报,目前保险业务占比逾七成,非保险业务近三成,其中银行为18.4%。

  “资产增至5万亿会非常快”

  马明哲心中谋划的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的金融控股帝国之梦,由来已久,已然成型。银行一直是平安金融控股集团的崛起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2006年一场银行并购惊动世界——美国花旗、法国兴业和中国平安竞标广发银行85%股权。平安坐拥地利,天生就有广东牌和民族牌。但风云突变,最终花旗集团与中国人寿等竞标成功,花旗和国寿各持20%股份。

  广发银行一役,国寿狙击平安,仅是两保险巨头龙争虎斗的一个插曲。和平安一样,国寿也认准多元化道路。因其国企背景,国寿不仅竞标广发,还参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IPO 认购、中信证券的增发,并先后成立了财产险、养老险公司。

  不过,此时平安已占尽金控先机。

  2004年上市起,以马明哲为核心灵魂的中国平安就展开了系列资本腾挪。平安斯时已拥有完整混业经营平台——寿险、财险、证券、信托、银行、养老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以及10多年的金控经验。而在2004年前,中国人寿还几乎没有任何股权投资。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副董事长兼副首席执行官孙建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平安发展依托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过了那个时间点来效仿平安搞不成,俗话说过了这村就没那店。”

  落败广发之后峰回路转,平安终于等来深发展。

  “入主深发展不易,深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幸运的事情,我们很珍惜,所以要接受它目前的现状。”任汇川说。(和讯财经原创)

  目前平深恋整合正在进行的是

  两行整合,IT架构、后台系统等要全面整合为一家银行。“完成之后,平安银行牌照将被注销。”任汇川说。

  市场传言平安或将深发展退市,任汇川称,平安尊重深发展作为独立上市公司的主体地位。

  如何避免两家上市公司可能导致的关联交易?任汇川表示,由于平安是集团整体上市,集团内一直都有很严格的监管,比如建立法人、财务、信息、关联交易防火墙等。共享的后台是完全没有金融特征的操作,“外不突破法规的限制,内保护各自股东的利益,子公司间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甚至会引入市场外部力量,这早已是集团习惯。”

  孙建一表示,今年底和深发展合并报表后预计中国平安将有2.3万亿总资产,之后会是爆发式发展,增长至到5万亿都会非常快。

  平安证券高管出走“无关薪酬”

  平安被业内称为保险业“黄埔军校”,虽有不少散落各方,但每年仍有海内外高级人才慕名投奔。

  9月2日,原平安证券投行事业部总经理龚寒汀证实已入职华林证券,一同转会的还有平安证券投行部门数位保代和业务骨干。

  投行业务是平安证券的主要收入来源。平安证券2010年营业收入合计38.45亿元,其中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24.0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3%。

  业内人士称,如果平安证券甚至集团层面不下力挽留,接下来可能还有业务骨干、高层人士离开。

  对于外界传言薪酬低导致平安证券人事变动,主管人事薪酬工作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副总经理王利平表示,这只是行业内正常的人员流动,与薪酬无关。

  王利平介绍,平安内部薪酬一直实行双轨制,即海外人才的薪酬标准跟当地市场水平相当,本土人才则按照国内行业标准,“我们每年都委托专业的公司进行市场薪酬水平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适时优化和完善,以确保平安的薪酬水平在市场里保持有竞争力。不论在双轨制的哪一轨道上,平安都肯定不会低于国际和国内行业的平均水平。”

  王利平表示,在平安第一是拿事业吸引人,第二是拿平安平台吸引人,第三是用中国的大背景吸引人,最后才是靠薪酬留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