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英特尔:移动互联网愿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8 01:5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几年来,全球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市场潜力有目共睹。第三方数据显示,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50亿,互联网用户也迈过20亿大关。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6.2%。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

  事实上,互联网走进平常百姓家中也仅有二十年左右,而在全球范围内,如今只有25%左右的地区有互联网。互联网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巨大。我们预计,到2015年,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规模是现在的8倍以上,存储领域的成长将达16倍,而计算能力的成长会超过20倍以上。未来,大家使用的互联网可能同时连接了十亿个用户,变成一个由人和物共同构成的更广泛的互联网。目前,互联网平台上的大部分流量产生于视频服务,随着网络的成长,这个局面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如此快速成长的移动互联网大发展时代,英特尔如何为潮流助推?又有怎样的愿景?

  应该看到,移动互联网依托于电脑、通讯和网络,而它们都架构在不断前进的半导体产业上。面对如此复杂的行业体系,长久以来,作为计算创新领域的领导厂商,英特尔一直在为整个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最为坚实的基础架构支撑,包括硬件、软件及其支持服务,即给业界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开发、运营环境。

  在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域正在发生巨大的创新和变革。现在,用户可能会同时拥有多个应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全尺寸全功能的PC等,未来终端的形态还会不断增多。因此,我们需要为多屏幕的运算提供一个从PC到手机甚至包括电视机在内的各种娱乐终端的无缝连接。今年5月份,英特尔宣布了将史无前例地采用3-D晶体管结构生产研发22纳米英特尔芯片。与之前的32纳米平面晶体管相比,22纳米3-D三栅极晶体管在低电压下将性能提高了37%,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性能提升和能耗节省。这一惊人的改进意味着3-D三栅极晶体管将成为各种小型手持等移动终端的理想选择。

  根据英特尔“互联计算”的战略愿景,英特尔架构将为所有设备提供计算支持,以构建通用的硬件、软件和生态系统解决方案,使跨设备的计算无缝协同,实现一致的用户体验。目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英特尔已经形成面向超级本(U ltrabook)、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M ID、车载信息娱乐设备等多样化个人终端提供全系列处理器平台的战略布局,这将使个性化互联网设备实现无缝协作,并提供出色性能、功效和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而以上所有的个人终端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基础架构和后台的支撑才能达成面向个人的、个性化的服务。一直以来,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规模都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有人认为由于云计算虚拟化平台,整个服务器的数量和规模会缩小,对此我并不赞同。云计算或者说虚拟化的平台提高了效率,但也增加了更多的服务。这些服务将带来更多的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和对于存储的需求。例如,每600台智能手机应用就需要对应一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因此需要增加更多的服务器提供支持。有数据显示,每年服务器的增长率超过了25%以上。

  英特尔在2010年发起了开放式数 据 中 心 联 盟 ,并 发 布 了C lo u dBuilder计划,通过联合各个行业的企业一同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建立良好的解决方案,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为移动互联网业务铺路。未来,智能终端需要可以连续适应于各个场景的计算环境,通过“互通”的云“自动化”的云计算网络以及P C和设备感知的“客户端自适应”的云计算服务的连接,使后台形成一个能够感知前端客户端的设备及体验需求的应用环境,这也是英特尔的云计算愿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