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连抛两大行H股 社保减仓为避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8 02:3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杨可瞻 胡群发自成都、北京

   中资银行股在香港市场表现萎靡,社保基金却是“越跌越卖”!8月31日,社保基金以每股作价3.204港元减持3500万股中国银行H股。算上8月末两次减持工行H股,其在短短半个月内已套现约3.4亿港元。

   事实上,这并非社保基金年内首次减持中行或工行H股。统计数据显示,年初至今,社保基金已4次减持工行、3次减持中行。

   抛盘如此密集,且从减持价格来看,普遍卖在阶段高位。有分析人士对此质疑称,社保基金此举恐非调整仓位这么简单。

  普遍卖在阶段高位

   据港交所披露,8月31日,社保基金减持中国银行(03988,HK)3500万股,每股平均价为3.204港元,套现1.12亿港元。此次减持后,社保基金持有股权占比下降至10.95%。而就在此前不久的8月26日和8月30日,社保基金才分别减持工商银行(01398,HK)900万股和3500万股,每股作价4.92港元、5.16港元。

   资料显示,今年1月4日,社保基金以每股作价4.173港元减持中行3000万股,6月14日以每股3.95港元减持1459.8万股。两次合计套现1.83亿港元;另外,3月1日,社保基金以每股作价6.074港元减持工行4010万股,又在6月28日以每股作价5.882港元减持3500万股,两次合计套现4.5亿港元。

   社保基金的一举一动向来被认为是市场风向标,但其年内每次减持位置几乎都在一个阶段高点上。以中国银行为例,1月4日被减持后,其股价从1月5日~2月11日累计下跌7%。尽管在随后2个月内上涨近12%,但4月11日已是其年内高点4.5港元。另外,6月14日减持后,公司股价已累计跌去23%。至于工行,其从3月1日至4月27日累计上涨11%,但在随后2个月又很快将此前涨幅悉数抹去。自6月28日减持以来,该股累计跌幅已接近14%。

   有意思的是,尽管2家银行H股平均较A股便宜,但社保基金仍不断减持,可谓“越跌越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截至昨日收盘,以1港元对人民币0.82069元计算,中行H股较A股便宜15%,工行H股仅较A股贵0.4%。相当于2家H股平均折价7%。同时,8月单月,中行H股累计下跌10%,跑输其A股约7个百分点;工行H股累计跌14%,跑输其A股逾11个百分点。

  暗示银行业风险?

   社保基金为何会连续减持银行H股,难道真的只是调整仓位那么简单?

   辉立投资资深银行研究员陈星宇认为,如果是外资减持,比如之前的美银出售建行H股,很可能是套现用于补充资本金。但如果是社保基金,相信除资产调配外,不排除还有未雨绸缪的意思。因为中国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堪忧,特别是上半年逾期贷款增长很快,暗示2012~2013年风险或较大。加上地方融资平台等问题,可能会使银行未来不良贷款余额飞增。另外,欧洲经济一旦出现二次探底,或进一步拖累银行H股估值。从绝对价格看,不排除会回到2008年三季度至次年一季度最低水平。即中资银行H股还有30%~50%下跌空间。

   当然,社保基金也并非对所有银行H股都进行减持。据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在美银出售130.77亿股建设银行H股的交易中,中国国家外汇局、全国社保基金和中信证券买下了上述部分建行股份,价格为每股4.94港元。

   中行公关企划部高级经理张建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社保基金减持中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也不是第一次减持。机构投资者想必有自己的投资整体考虑。整个投资组合的调整,股权变动0.05%,影响不大。社保基金持有的流通股,完全有买入或卖出的自由。

   工商银行新闻处副处长汪振宁则指出,社保基金减持工行,对经营管理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市场可能会造成影响。

   “长期来看中资银行盈利能力没有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如经济减速、利率市场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爆发风险。但整体来看,银行业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没有问题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